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原子彈爆炸:毛主席頂住威脅一語定爆
http://www.CRNTT.com   2018-09-21 10:39:46


 
  1958年,毛澤東論斷:“原子彈就是這麼大的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中國的核工業全面上馬了。原子彈正式開始展開研製了。

  赫魯曉夫翻臉不認帳,撕毀援華協議,企圖扼殺中國核工業。歷史卻是如此諷刺性巧合,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之日,正是赫魯曉夫被趕下台之時。1956年,毛澤東對來訪的赫魯曉夫提出,蘇聯能否在製造核武器方面給中國以援助。1956年10月3日,中蘇兩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在會上毛澤東向赫魯曉夫提出:“我們對原子彈、核武器感興趣,今天想同你們商量,希望你們在這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使我們有所建樹,總之,我們也想搞這項工業。”赫魯曉夫每次都是以搞原子彈要花費很多錢,有蘇聯的核保護傘就行了,核武器貯存時間長了,還要變質淘汰,重新投資生產,中國不必再搞為借口,搪塞過去,沒有同意。

  1956年,國際形勢發生了急劇性變化,先後發生了波蘭和匈牙利事件,這兩個國家倒戈,不再聽從赫魯曉夫的指揮棒,此時,赫魯曉夫迫切需要中國對他的支持,在其向中國援助尖端技術的問題上,改變了原來的態度,有了鬆動,出現轉機。中蘇兩國經過多次談判,於1957年10月,中國和蘇聯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此項協議主要內容是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其具體內容為:蘇聯同意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蘇聯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技術資料;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包括原子彈、導彈在內的部分尖端武器的製造技術;蘇聯派有關專家來華幫助開展研製工作。但是,好景不長,蘇聯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的協議,只執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出現了大問題。

  中蘇兩黨出現政治分歧,並進而擴大到國家關係的惡化,赫魯曉夫為了討好美國,在1959年訪美前夕,向中共中央發來一封信,改變了原來協議的承諾,他在信中說蘇聯正與美國、英國進行禁止試驗核武器協議的談判,為了避免談判受到影響,不利於達成協議,蘇聯政府決定兩年內不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赫魯曉夫從美國戴維營回來後,宣揚所謂戴維營精神,於1960年7月16日,蘇聯完全撕毀了協議,蘇聯政府正式照會中國政府,決定撤走全部在華專家。儘管中國政府一再挽留,此時的赫魯曉夫態度堅決,頭腦發脹,一意孤行,於1960年8月23日,將在中國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00多名蘇聯專家全部撤走回國,並且把重要的圖紙資料全部帶走。特別嚴重的是,蘇聯原來援助中國建設的核工廠,有的建設了一半,有的還未完全建成,蘇聯停止向中國提供原來訂購的配套設備。

  毛澤東在此嚴峻形勢的壓力下,審時度勢,發出:只有一條路,自己動手,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彈的口號。他又指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帳是很難還的。核工業戰線的廣大職工頂住壓力,奮發圖強,先後排出了數千個技術難題,奮力攻關,逐項攻克,尤其是有的技術難題在相當陌生的情況下,認識再認識,攻關再攻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果。自強不息,不斷攻克難關,1963年3月,完成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11月29日,鈾工廠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12月24日,同步聚焦爆轟產生中子試驗成功;1964年1月14日,中國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的濃縮鈾,鈾—235;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彈上用的核部件;1964年6月6日,在研製基地,爆炸試驗了一顆准原子彈(除未裝核材料以外,其他均是未來原子彈爆炸時用的實物),取得理想的效果。為下一步正式原子彈爆炸成功打下了成功的基礎。1964年10月16日,中國取得了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的輝煌成果。此時,扼殺中國核工業的赫魯曉夫被他的同伴趕下了台。

  (來源:搜狐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