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中國以來首次發掘 柏人城將露真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14 15:53:51


 
  柏人城規模及建制

  柏人城址坐落於隆堯縣正西12.5公里的雙碑鄉亦城、城角二村一帶,是一座著名的歷史名城遺址。

  柏人城址三面環崗、一面臨水,城內西北高、東南低。三面所環之崗分別為:東南1.5公里的光泰崗,呈西北至東南走向,長1.8公里,東西最寬處0.8公里,面積大於一平方公里;正南1.5公里的木花崗(又名牧豬崗),南北0.6公里,東西1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西南2公里的馬棚崗,呈西北至東南走向,長1.2公里,東西寬0.5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城址北臨泜河,城的東北角就坐落在泜河南岸上。目前,古城址內坐落著兩個村莊,其餘皆是農田。

  現在的柏人城址略近方形,西北部為斜角,取古代“天不滿西北”的思想。城牆全長8000餘米,其中東城牆2225米,南城牆1915米,西城牆1451米,北城牆2462米,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除東西城牆的南部和南城牆的部分地段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外,大部分保存基本完好,基本完好部分占總城牆的五分之三。城牆基部寬16.5米,現殘存城牆大部分高2米至6米,部分地段高約7米。

  柏人城共有九門:東西各三門,南二門,北一門。經勘測得知:城門寬約16.5米,護城河寬18米,距城牆10米。主要宮殿建築集中在城內中北部,即亦城、城角二村村南,南北300米,東西1400米,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至2.5米。北城牆及東城牆北部,已無城牆遺跡。城內西北角有張耳台,南北25米,東西30米,高1.5米。亦城村北口城牆內還有張耳閱兵處,南北18米,東西25米,高1米至2米。

  據介紹,張耳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巨鹿之戰後,項羽封其為常山王,都信都(今邢台),後劉邦封其為趙王,都襄國(今邢台)。張耳在推翻秦王朝、助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政權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鈎沉

  柏人城的歷史演變

  柏人城址歷年都有文物出土。1986年臨城柏暢城城址出土戰國“柏人”銘文戈二件。據考證,當為戰國時期趙國駐柏人士兵所用,後為秦兵所獲,輾轉帶至柏暢城。

  柏人城在戰國時期是趙國北方僅次於邯鄲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當時趙國流通兩大貨幣“甘丹”“白人”,“甘丹”為邯鄲趙王城所鑄,“白人”即為柏人城所鑄。柏人城經濟之發達,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西漢初期,置柏人縣,柏人城即為治所,歷魏、晉、隋、唐。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柏人城被一場特大洪水淹沒而廢,後改遷至今之堯城鎮,是為堯山縣。柏人城自戰國初期至唐天寶元年的漫長歲月,是其鼎盛繁榮的歷史時期。因其廢於洪水,所以淤積於地下的遺跡、遺物沒有遭受大的破壞,是研究、考證趙國古代城市不可多得的實物標本。

  按史書記載,柏人城自春秋時期晉文公於公元前624年建城算起,至唐天寶元年被淹城廢為止,一直以著名的繁華古城存在了1300餘年。此後,其又經1200餘年的風雨,成為今天的柏人城遺址。經過考古部門的勘探與發掘,其雄偉的夯土城牆輪廓已然展露崢嶸,展示著古城當年的繁榮和輝煌,講述著2600多年來發生在這裡的歷史往事及其曾經的特殊地位。

  (來源:河北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