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英國小報《太陽報》,最近給女王伊麗莎白殿下找了個大麻煩。該報17日獨家刊發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0多年前行“納粹禮”的照片,此舉立刻在英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並遭王室嚴詞譴責。不過,王室發言人的回應很有意思,他沒有直接否定照片的真實性,而是強調了王室在二戰期間對責任的“恪盡職守”。
這種避實就虛的態度,反而給人一種感覺,好像英國王室在二戰中確實藏著點什麼“欲說還羞”的事兒。事實上,有關英王室的“納粹緣”,確實在二戰中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那麼,英國王室到底是怎樣挺過這一劫的呢?
找個德國人當英王
有道是“親不親故鄉人”。如果單從血緣論起來,英國王室“親德”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家原本就是如假包換的德國人。
在二戰最艱苦的那段歲月裡,英國首相丘吉爾為了給民眾打氣,號稱“英國從未被征服過。”然而遍翻歷史,被汹湧而來的一撥又一撥大陸民族征服從來都是這個島國的宿命。11世紀的諾曼征服為英國帶去了嚴格的貴族制度,從那時起,為了保證征服者“血統的純潔性”,堅持與當地土著不通婚而與生活在大陸的本家通婚,就成了英國王室的習俗。此種怪誕習俗的高潮情節發生於1714年,這一年英國安娜女王逝世,由於沒有留下後嗣,選誰當國王一下子成了大問題。本來,拜各國王室數百年的通婚所賜,英王散布在歐洲各地的親戚挺多,選擇面也挺廣,但由於吸取了光榮革命的教訓,大臣們決定一定要選一位新教徒國王。於是安娜的表兄、德國漢諾威選帝侯之子喬治·路德維希·馮·漢諾威公爵被邀請到英國即位,史稱喬治一世。這就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開始,也是英國王室日耳曼血統的開始。
喬治一世風度翩翩、信奉新教、很有貴族修養,唯一的缺點就是對英國太不感冒了。他在位13年都不曾將英語學通。由於對英語的掌握非常有限,這位“英國國王”與大臣都是用法語交流,他很少參加內閣會議,甚至很少住在英國,而是依舊在漢諾威當他的公爵。這麼一個甩手掌櫃,卻有助於英國“虛君立憲”制度的成長,不過英國王室的德國根基由此卻越扎越深。此後的喬治二世、三世、四世,都是保持著迎娶德國公主做皇后的習俗。這種傳統一直持續到漢諾威王朝第五代傳人、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王,這位英國最鼎盛時代的女王嫁給了她的德國表哥阿爾伯特王子。英國王室由此換了另一個更德國範兒的名字,叫“薩克森-科堡-哥塔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