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
http://www.CRNTT.com   2020-06-27 07:56:15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9億勞動力、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經濟大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內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今年4月17日、5月15日召開的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均強調“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這既凸顯了擴大內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也為做好當前形勢下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闡釋了擴大內需戰略的內涵。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認識擴大內需戰略的基本內涵,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有效對衝疫情衝擊,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文章認為,一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任意選擇的,而是由資源禀賦決定的。大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有條件建立起相對健全的產業鏈,因而大國經濟往往具有內部可循環的特點,傾向於把內需拉動作為經濟發展的基點。當然,選擇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點,與對外開放和發展對外貿易並不矛盾。相反,由於具有較大市場規模,大國更有優勢在更高層次上開展對外貿易和國際合作。今天的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完全有條件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方式,體現生產目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就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在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只有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才能有效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共同富裕。人民群眾的需要是動態的、發展的、上升的。正是這種不斷增長的需要和滿足這種需要的努力,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當前形勢下,著力擴大內需是對衝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戰略基點。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經濟運行面臨巨大挑戰。從國際看,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較大衝擊,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貿規則面臨挑戰,地緣政治風險仍然較高,中國發展的外部風險加大。從國內看,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供應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只有著力擴大內需,才能有效對衝經濟下行壓力,保持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才能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可見,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攻堅克難,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和外部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

  文章分析,完整的社會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進入最後消費環節,整個生產過程才算完成,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因此,消費在社會再生產中具有基礎性地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升級方興未艾,消費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暢通國內經濟循環,有效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推動社會再生產循環往複順利進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夯實消費基礎。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穩住就業,居民才能獲得穩定收入,才有能力進行消費,擴大內需才有堅實基礎。疫情防控中,國有企事業單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民營企業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穩就業保民生,要重點幫助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化解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緩解疫情對它們的衝擊,充分發揮它們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作用。為此,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穩就業保民生,還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做好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