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6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懷柔
http://www.CRNTT.com   2019-12-27 11:56:09


 
  “這一設施的首要目標是提供高能、高亮度的硬X射線,達到滿足國家發展戰略相關研究的需求。”相關負責人舉例,航空發動機材料必須依靠這種高性能的X射線,同時在機械加工、醫藥醫療、石油化工和生物工程等行業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另外3個已開工裝置包括中國首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建成後可以提高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大氣污染等預測和預估水平,以更好地滿足氣候、環境變異的預測和防災減災的需求;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裝置,也將成為國際上成像模態融合程度最高、可視化解析能力最全面的全尺度成像系統;子午二期工程將大幅提高中國對空間環境的認知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保障服務能力,也將使中國在空間環境地基監測方面領跑世界。

  目前,這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土建已基本完工,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加主體結構全部完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完成建安工程量10%左右,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完成場內臨建搭設並已開工建設,子午工程二期主體結構已完成過半。

  創新資源集聚效應開始形成

  與此同時,首批5個交叉研究平台有材料基因組研究平台、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台、先進光源技術研發與測試平台、先進載運和測量技術綜合實驗平台、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及有效載荷研製測試保障平台。

  “這些項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已啟動了驗收工作,部分項目設備採購工作超過50%,設備採購完成後陸續進場安裝調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同時獲悉,近年來,懷柔科學城積極培育創新生態,資源集聚效應已開始形成。

  數據顯示,科研院所、高校等創新主體的合作持續深化,清華大學超順排碳納米管產業化項目即將竣工投產,海創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運行,目前已入駐的科研院所達25家。國家級創新中心加快落地,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兩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地建設。

  構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生態,加快建設創新小鎮,目前已入駐中關村信息穀等4家創新創業服務平台,聚集50餘家初創企業和成果轉化團隊。

  (來源:《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