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青年科學家代寫同行評議損失甚多
http://www.CRNTT.com   2019-05-28 17:25:50


 
  美國國立環境衛生研究所的生物倫理學家David Resnik說,代寫甚至可以被視為一種剽竊。“在聯邦研究規範中,學術不端不僅對發表文章適用,對評審也適用。”

  缺乏署名權並不只是影響一個名字本身,還會讓年輕的代筆人遭受無形的損失。例如,同行評議會給新入行的科學家一個機會結識期刊編輯,Resnik說,審稿可以讓研究生或博士後積累名聲。他們最終可能因此受邀進入期刊的編委會,或是構建有助於職業發展的人脈。“同行評議的署名權不重要的這種觀點可經不起檢驗。”Resnik說。Alam也同意這一點:“說到底這就是學術工作,應當以同樣的標準看待。”

  報告感慨,現在“沒有一種系統的方式來訓練人們如何做同行評議”。但是對科學界來說這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報告的共同作者Gary McDowell說。他是美國青年科學家倡議組織Future of Research的執行董事。“我們需要構建同行評議的最佳實踐,”Resnik補充說,“同行評議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它]在道德、客觀性和公平性上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Alam說,同行評議流程在很久以前就應當改進了,而這項研究可以成為改進的催化劑。她和Resnik都同意這項研究所提出的建議:期刊應修訂其政策,明文要求評審人提供合寫人的姓名。McDowell提出,增加透明度對科學界整體都是有利的;比如說,這樣可以合理地增加常有不足的備選評審人數目:“給期刊評審論文的本來就有研究生和博士後,只不過他們默默無名而已。”McDowell說。

  McDowell和Lijek鼓勵PI和年輕科學家直接談談,明確對合寫評審報告有什麼要求,以及功勞如何分配。Resnik也同意:“我建議PI在讓其他人參與論文評審工作之前,先征得編輯同意,並且讓合寫人明確了解他們的功勞會如何體現。”

  Alam建議想寫同行評議的年輕科學家向PI爭取這樣的機會,並在寫完之後詢問反饋意見。他們還應當要求PI向期刊表明他們的貢獻。然後,她說,年輕科學家應當通過Publons檢查自己的署名。Publons是一個在線數據庫,供學界檢查並標記他們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類貢獻。這樣,年輕的科學家就可以構建自己作為評審人的資歷。

  Lijek說她希望這項研究可以為年輕科學家提供證據的武裝,助他們爭取自己應有的回報。“這話聽起來可能很天真,但我們只是希望同行評議機制盡可能地好。”她說,畢竟,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我們都同意的一點是,這個問題該解決了。”

  (來源:新浪科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