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直接影響還不包括因政策不確定性增加而造成的商業投資損失。
報告稱,失去的就業機會將遍布美國各州。
報道稱,反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意見在美國國會獲得了兩黨的支持,一些勢力正在積蓄,希望通過立法限制總統在貿易政策上的權限。
另據美國雅虎新聞網站2月9日報道,金融市場再次對特朗普總統的對華貿易爭端表示不滿。
報道稱,今年1月,投資者樂觀地認為僵局會在特朗普設定的3月1日最後期限前得到解決。股市表現搶眼,標普500指數上漲9.6%。
關於中美兩國能否達成協議,新聞報道有的樂觀有的悲觀。隨著最後期限臨近,股市可能會繼續震蕩。如果達成協議,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就將正常化,股市就將上漲。如果無法達成協議,雙方就會推出更多的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股市就會下跌。
報道稱,不過,3月1日這個最後期限並非不可撼動。特朗普是在2018年提出這個日期的,當時他說,如果到那時還沒有達成協議,他就要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新一輪關稅。但他可以更改這個期限,甚至取消它。
報道分析稱,當政府關門開始在機場和經濟的其他領域引發真正的動蕩、國會裡的共和黨人表示不能再支持他時,特朗普作出了讓步。假如美中兩國無法達成協議、特朗普提高關稅,他的對華策略就會有同樣的遭遇。股市將下跌,共和黨同僚將與特朗普的自罰行為撇清關係。他到頭來將盟友寥寥而批評者眾多,並將因支持率下降——也許下降到比政府關門期間還要低——而屈服。
各方審慎樂觀看待磋商
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2月9日報道,特朗普不能無視控制著行政權力的某些不成文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總統的說服力。如果其他政府部門或自己政府中的其他成員認為總統在政治上軟弱無能,他的領導能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
報道稱,進一步向特朗普施壓要求迅速結束貿易戰的,是關稅重創了構成共和黨關鍵陣營的農業州。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減少98%,農民淨收入下降20%左右。在貿易戰開始之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由於貿易戰,加拿大、阿根廷和巴西不僅取代了美國的對華農產品出口,而且證明了它們作為供應國的可靠性。
歸根結底,商界對特朗普的壓力來自美國大公司。中國是通用汽車公司的最大市場、蘋果公司的第三大市場,星巴克2018年在那裡每17個小時就有一家新店開張。
報道認為,在關稅問題上停戰將有可能重振中國的商業信心。所以,為結束貿易戰而簽署協議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