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明確,數學需要條件反射還是思考”
四川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張彬,也是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教授,從教25年。這份集體提案,正是她和其餘5名骨幹成員在大量的調研基礎上完成的。
14日,張彬教授在會場接受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
張彬教授的專業課是光電技術,這是一門對數學要求極高的學科。“對於很多學科,數學都是基礎,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解決問題”這個詞,張彬強調了很多次,她認為這正是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二者側重點之間的裂痕。“我們需要明確,數學,需要的是‘條件反射’還是‘思考’。”
而在常年的教學實踐中,張彬發現,“條件反射”成為了高校學生學習的壁壘。“速算競賽一樣的考試,讓學生在高中裡學會死記硬背,記的是知識點,卻沒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懂得數學的應用方法。”張彬說,長期為應試刷題,削弱了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而脫離了應用的數學知識點很容易在考試後被遺忘,這讓學生在要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學和之後要步入的行業裡,手足無措。
海量重複練習的另一個弊端,是削弱學生對知識獲取的積極性,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導致很多習慣刷題的學生後勁不足。”張彬說。
為什麼是高考?高考作為指揮棒 倒逼高中教學調整側重點
張彬再次重複,數學不應該只是知道“1+1=2”,而是應該用數學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要“學會思考”,大學和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應是“記憶好”的,而是能“獨立思考”的。“而高考,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大學錄取的絕對主流方式。”
延長數學的高考時間,是她和5名九三學社四川省的骨幹委員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張彬訪學日美,了解到國際數學測試PISA考試時間是3小時15分鐘;美國的通用考試-推理測驗,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考試時間為3小時45分鐘;日本考試時間雖然是1小時,但只有4道題……“並且美國的數學考試,方程式都印在了卷子上,不需要背,但題幹很長,是一個具體的事例,需要學生讀完題幹後認真思考,再把知識點作為工具進行解答。”
“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複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張彬表示,高考作為“指揮棒”,如果將側重點調整到“思考”能力,就會倒逼高中教學也在側重點上作出調整,用更多的時間教授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可行性大嗎?已有省份試點 從“快速”向“高質量”轉變
延長數學高考時間,可行性大嗎?張彬保持樂觀態度,她認為高考一直不斷在做嘗試。“比如英語,大家已經意識到學科的工具屬性,可以考兩次。”數學考試時間的延長,自然也應是可行的。
“並且不是一味延長考試時間,而是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同時在考題質量上也應有提高,更多地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張彬認為,橫向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高考的知識點已經是前置的,但如何用好這些知識點、如何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點,我們學生的能力還是薄弱的。她表示,從中國發展階段來看,過去一直強調“快速發展”,高考過分對速度的要求實際上也是這種思維的延伸,推崇“快速反應型的聰明”。而現在,高質量發展成為發展的主旋律,依靠創新來推動發展、依靠質量來夯實發展成為共識。“創新需要深度的思考而不是熟練地重複,那麼在價值導向的高考形式及時間約束方面,也應該與時俱進,這影響著中國選拔人才的效果。”
張彬指出,目前作為中國高考試點的江蘇省,理科考生數學考試時間已經延長到2.5小時,希望四川也能勇於探索嘗試。“知識點是永遠學不完的,方法,卻是一生受益的。”
(來源:《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