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浸會大學學生宿舍粉塵爆炸,反映一些學生但求玩得開心,罔顧自己和他人安全,事前又沒有人提醒其他同學警惕,終於釀成十二人受傷的樂極生悲事件。這種自我中心的放縱行動,近期在校園並不少見,校方不應因要做“好人”,而避不規管。
今次事件是由學生在宿舍多用途活動室為本月生日的同學慶祝而起,有學生在生日蛋糕蠟燭未熄時已經互撒麵粉,觸發爆炸火警。十二個傷者中,有四人傷勢較重而須留院。幸而爆炸失火沒有殃及其他宿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只不過三年前,台灣新北市八仙水上樂園舉行狂歡派對,台上表演者和台下群眾大撒彩粉,就曾引起燃燒爆炸,現場如地獄火海,十五人燒死,四百八十四人受傷,轟動一時。本港媒體亦大幅報道,包括解釋濃密粉塵在密封空間飛揚的高度易燃性,學生除非對時事不聞不問,否則應該知所警惕,可惜仍然發生昨日的不幸事故。
監管失分寸 學生玩得癲
其實,大學宿生生日派對玩撒麵粉,已非第一次,以前沒有發生事故,純屬僥倖,可是卻鮮有校方管理人員向學生提醒,聽之任之。有校工就慨歎,學生慶祝節日時經常“玩得太癲”,而且把場地弄到一團糟後要由校工收拾清潔,向上司反映,上司則說不要“管得太嚴”。
大學前線管理教職員對學生比較寬鬆,部分原因是不願意與學生對立,只要沒有事故發生,就避不提警告,以免小則被學生覺得掃興,大則引起反彈,被學生投訴抗議,包圍理論,網絡欺凌,麻煩多多,不得安寧,平添壓力,故此傾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