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大醫院傷醫案處理令人信服源於透明法治
http://www.CRNTT.com   2018-10-15 14:41:42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醫生被毆打事件有了新進展,10月13日夜,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發布通報,認定產婦孫某家屬鄭某宇和女兒鄭某蕊兩人毆打醫生赫某某,侵犯醫生人身權利,一人被刑拘一人處於取保候審狀態。

  這不是一起簡單的醫患糾紛處置,過程中可以看到事發後便介入調查處理的警方表現,以及在此期間網絡輿情的走向。10月11日,有網友上傳醫生被打現場視頻引發關注,短時間內事件得到涉事北大醫院的回應證實(12日)以及警方詳細的案情通報(13日),包括公安部、中國醫師協會在內的相關機構均快速發聲明譴責暴力傷醫、呼籲尊醫重衛。一場醫患衝突的警方處置措施得當、案情通報令人信服、說理充分,有媒體感嘆“這次醫患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有必要深究的還有究竟是什麼促成了北大醫院傷醫案中各方的上佳表現。

  此番醫生被打事件,呈現到公共輿論上的時間較短、節奏較快而前期時間較長,行凶一方因孕婦生產“需要親人照顧”等特殊情況得到警方在法定期限內的人性化考量,這是傷醫案發生20多天後涉案人員才被採取強制措施的原因。此番警情通報得到輿論高度評價源於其工作到位、調查扎實、結果公允,警方“對雙方陳述中的矛盾點進行反覆核實”、通過“特別訪問多名其他患者和家屬”以獲取客觀的第三方證人證言、調取案發時的完整視頻監控錄像盡可能還原事發現場。保持對客觀證據的苛求,對現場視頻資料的專業分析與忠實、客觀記述,是社會各界在北大醫院傷醫案中取得難得共識的基礎。而本案與昆山反殺案都說明,現場視頻資料的透明公開是後續事件處理順暢推進的關鍵。

  因為事發現場視頻資料先於警方通報曝光於網絡,網友對被打醫生的還手舉動“是防衛還是互毆”表達擔憂,接續了昆山“反殺案”曾經引發的正當防衛討論,“被打的醫生也還手了,會不會被追究責任”一度成為網絡熱議焦點。北大法學院教授陳興良曾撰文辨析互毆與防衛的界限,坦言在具體司法實踐中,“互毆的認定在很大程度上被擴大化,因此限縮了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成立範圍”,可見輿論在警方案情通報前的憂慮並非全無經驗基礎。北大醫院傷醫案中,“赫醫生前期為被迫還擊,後因考慮孕婦人身安全,赫醫生始終保持克制,未予還手”,警方最終的認定疏解了此前網友對被打醫生處境的擔憂。回想案發後、出結論前的20多天,結論懸而未決雖情有可原,但對被害人以及與被害人“同病相憐”的醫務工作者而言亦堪稱煎熬,導致這種“等待焦慮”的原因,正是公眾內心深處長期對公民防衛權存在某種隱隱的不確信。

  法律對暴力傷醫、暴力傷害的零容忍,要體現在司法對每一個具體案例的處理和判斷上。“對不法侵害即時進行的反擊行為,不能認定為互毆”應當通過法律的反覆適用深刻而具體地傳達給公眾。與此同時,圍繞北大醫院傷醫案所進行的辦案操作規程也不應當僅是個案所獨享的細致公共服務,即便沒有因孕婦生產“爭取”來的大段時間,在常規案件辦理的法定期限內,對普通治安(乃至刑事)案件的調查過程,辦案機關都需要秉持法律的客觀、正當與嚴謹,給出經得起程序和時間考驗的結果。

  “不一樣的”警方作為與網絡反饋,得益於社會各界在法治、程序和證據等關鍵原則上達成的深厚共識,這也為諸多公共議題的法治化解決提供了借鑒和範本。

  (來源:《南方都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