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成都街頭藝人“打賞”需持證上崗
http://www.CRNTT.com   2018-04-25 10:38:38


 
  成都市音產辦上述工作人員介紹,在演出時,樂器表演者可以將琴盒放在面前接受現金打賞,或者放置二維碼;手工藝者可以在表演之餘,將成品現場出售,“但不能提前做好後,帶到現場賣”。

  成都市文廣新局預計,在審核認證工作完成後,30個演出點位在2018年將演出近4000場。此外,試點點位還將根據街頭表演的實際情況,相應進行實時調整。

  此外,所有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均將受到市民監督,如被發現有擾民、破壞公共環境等行為,將受到處理。

  追訪

  音產辦:持證考核為擇優

  “對於街頭藝人不是管,是規範,也是營造成都的街頭氛圍。”成都市音產辦一名負責人說,成都作為室外表演相對活躍的城市,對於街頭藝人進行持證考核,目的並非是“堵”,而是希望通過擇優錄取,選擇一些能力強的街頭藝人,使之成為“成都的一道風景線”。

  新京報記者聯繫到一位在成都街頭伴唱的藝人大劉(化名),其表示聽說過這一招募考核,不過,由於戶籍限制,大劉沒有能夠獲得報考機會。

  大劉說,街頭藝人的主要特征就是流動性大,成都市此次招募,卻明確提出戶籍、年齡等要求,“實際上很多真正職業的街頭藝人,都不符合這個條件規定”。

  成都市文廣新局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對申請人員戶籍設限,主要是選拔一些能固定、長期演出的街頭藝人,“所以提出戶籍或者居住證要求,這樣的表演者能夠沉澱在成都。”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成都此舉,從出發點說,能夠體現城市管理意識進步,從以往要求城市面貌整齊劃一,到強調個性化和宜居,與世界接軌。不過其表示,在選拔時,當地應該適當給予弱勢群體或者低收入者以“特權”,更多關注底層表演者,體現城市的寬容和包容。目前以戶籍“卡”人的做法,實際與新政的初衷不符。

  鏈接

  多地曾探索街頭藝人管理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出台相關規定之前,成都市音產辦曾組織人員赴深圳、上海等地考察。此前,部分城市曾有類似探索,但均為民間演藝協會等組織認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