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博鰲報告:中國繼續扮演全球經濟最大貢獻者
http://www.CRNTT.com   2018-04-09 11:16:40


 
  展望未來,發展報告預計E11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根據IMF的數據測算,2018~2022年E11的GDP增長率均超過5%。其中,2018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約為6.5%。

  中國經濟活力位列首位

  2017年國際貿易強勁復甦,新興經濟體的就業市場總體穩定,金融市場也保持穩健,但外債水平持續攀升和國際直接投資增長乏力引起部分人士擔憂。

  發展報告顯示,E11國家的外債水平普遍較高,且整體已從2014年的30.2%持續升至2016年的35.2%。2016年,除中國外,其他E11國家的外債水平均超過國際公認的20%的安全警戒線。其中,南非的外債水平最高,約為50.9%;土耳其次之,為47.8%;俄羅斯和墨西哥分別為42.0%和40.7%。中國的外債水平最低,僅為12.8%。

  對於新興經濟體發展環境的另一個擔憂是全球直接投資的下降。進入2017年,由於全球主要國家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大,全球FDI規模的下降幅度較2016年有所擴大。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投資趨勢監測》報告估算,2017年全球FDI流入額為1.518萬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16%。

  但需要指出的是,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的FDI流入與流出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2018年1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投資趨勢監測》報告估算,2017年美國、中國、中國香港、荷蘭、愛爾蘭、澳大利亞、巴西、新加坡、法國和印度為全球十大FDI目的地。在E11中,中國吸引外資額為1440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約8%;巴西為600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約2%;印度為450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約1%。

  競爭力報告則指出,從綜合競爭力排名看,“亞洲四小龍”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台灣的綜合競爭力的排名與2016年度相同,仍分別位列第1至4位。中國排名連續5年穩居第9位。從經濟增長潛力及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經濟運行的健康狀況看,中國的整體經濟活力競爭力位列首位。中國綜合得分受經濟增速放緩有所下降,但近7%的增速帶來可觀的增量,對拉動世界經濟的增長仍較為重要。

  (來源:全景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