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7教育扶貧實現“精准滴灌”
http://www.CRNTT.com   2018-02-05 13:25:51


 
  江西弋陽是人口外出打工大縣,一度面臨學生“外流多、留守多”與學校“縣城擠、鄉村空”兩大難題。可最近三年,該縣生源卻出現了回流,全縣鄉村中小學新增學生5009人,其中從縣城和外地累計回流生源2790人。留得住、回得來,在全國鄉村學校數、學生數減少的大背景下,弋陽縣的鄉村學校是如何煥發生機的呢?“避免人為打造優質校,不搞人造的優質教育,不搞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的各項活動、展示和評價,防止鄉村教育邊緣化。做到布局一體,規劃要素一體,配備師資一體平衡,在鄉村一樣接受優質教育。”該縣教體局局長方華介紹弋陽的秘訣。據了解,該縣2013年以來招聘年輕優秀教師579名,除高中教師外,其餘95%全部分配到農村缺編學校任教。2014年至2016年,全縣教師培訓投入977萬元,培訓16640人次,其中鄉村師資的比重超過80%。弋陽縣灣裡朱壟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黃水榮說:“學校成立了家委會"互助小組"。我家姜光騰學習跟不上,老師經常家訪、特別關注,他成績提高挺快的,我今年也從浙江義烏回來專門照顧孩子了。”一方面,在教學質量評價方面,不再重點關注分數和優秀率,突出考核控輟率、合格率、後20%學生的關愛率;另一方面,結合實際開設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和校外生活課程,讓鄉村教育融入鄉村文明之中。弋陽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教育的新路。

  教育部督導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從教師配置、辦學條件、教育質量到特殊群體關愛等方面,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以及發展利益的全民共享。“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實施精准扶貧,逐步建立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編制重點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教師傾斜,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教職工編制標準,建立中小學教師"以縣為主、縣管校用"管理體制;創新教師補充機制,對薄弱地區、薄弱學科的教師實施"精准補充"。”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