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年終獎糾紛增多 維權注意留證據 
http://www.CRNTT.com   2018-01-31 15:25:08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歲末年初,很多人跳槽,想要另謀高就,但老東家的年終獎,還能不能領?據市二中院統計,因年終獎引發的糾紛逐年增多,“80後”“90後”是討薪大戶,但勝訴率極低。昨天,法官就“如何索賠年終獎”給大家支招。

  據法院統計,近三年來,因年終獎引發的糾紛,以每年近50起案件的速度遞增。其中,“80後”勞動者正處於職業上升期和成長期,再加上家庭壓力較大,對獎金的關注度較高;“90後”勞動者大多初入職場,學歷水平較高,也更加注重公平合理,所以這兩個年齡段的勞動者是索薪主力。但由於缺乏證據,勞動者的訴求往往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而且,很多人對獎金發放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別的單位發了年終獎,本單位就要發;去年發了多少,今年必須還得這個數,不能少!”法官介紹,其實,我國法律對年終獎並無強制性的統一規定,除非雙方在勞動合同或薪酬確認單等文件中單獨約定了工資性獎金外,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經營狀況、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及績效表現等綜合因素,自主確定年終獎等各類獎金是否發放、發放的條件及發放標準。這意味著,如果年終獎沒有寫入勞動合同等,那麼勞動者索要該項獎金,將非常困難。

  法官建議勞動者,合理規劃職業發展,不要因為年終獎跟風離職、意氣離職。決定離職時,也應合理選擇時機,注意用人單位獎金發放相關規章制度,避免對自身合法權益產生不利影響。一般來說,臨近春節跳槽,年終獎有可能“泡湯”——不僅拿不到老東家的年終獎,也有可能因為“入職年限”未滿一年,無法領新單位的“年終獎”。

  法官表示,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要與用人單位就工作崗位、薪酬待遇等事項達成一致,並盡可能將薪酬標準、獎金發放等事項寫入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還應注意留存年終獎發放的相關證據,例如勞動合同、獎懲制度、銀行轉賬記錄、獎金發放規定等。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與用人單位進行交涉並留存錄音錄像記錄,避免在訴訟中處於不利地位。

  法官建議用人單位,規範勞動合同和規章制度,對各類獎金的定義、性質、適用範圍、發放條件、發放標準、發放時間及方式等盡可能作出明確規定,提高勞動者的可預期性。如果要修改獎金發放數額或者方式等,還要注意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獎金發放相關規章制度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否則程序違法,該變更無效。

  (來源:北京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