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四川遂寧動物園15年收不回本 養野豬支撐
http://www.CRNTT.com   2017-12-15 10:41:05


 
  記者從中國動物園協會了解到,近年來山東、江蘇、浙江一帶的動物園區正在大量上馬。這些新建的動物園,事實上都在謀求一種新的動物展出方式,過去更多的圈舍型動物園,越來越多地走進了生態園、旅遊區,形成複合式的經營模式。中國動物園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從會員單位的調查情況看,動物展出形式的轉型,的確正在發生。

  與此相符的是,在果山動物園走向沒落之際,南充的另一個動物園卻悄然興建。花好月圓動物園位於蓬安縣利溪鎮,2014年 一家外來企業進駐當地,聯合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欲打造川東北最大的生態動物園。“我的團隊做了一個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南充市沒有成規模的動物園,南充人看動物大多得跑很遠的地方,其實動物園是一個巨大的旅遊市場,為此我們決定依托利溪花房子村的地形和山勢,建起一個有規模的動物園。”花好月圓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標說,園區內還將建“非洲大草原”,侏羅紀公園,飛鳥王國,兒童游樂園等景觀,立志建成川東北片區最大的生態動物園,引進斑馬,長頸鹿,建成虎山、猴山。

  張宏標自稱,“從今年5月試運業以來,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銷售收入數百萬元”。但對於以生態園區、旅遊區規劃建設的新型展出形式的動物園,中國動物園協會工作人員稱,轉型時期一些政策監管也需要隨之改進。

  專家說法:

  走向郊區是大勢所趨

  中國動物園協會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動物園規劃建設的初衷,是每個城市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主要以科普的公益性質存在,地方動物園的經營情況,往往反映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

  趙南星認為,動物園是一個城市的科普窗口,要經營好一家動物園,首先是必須要有豐富的動物種類和一定的數量,然後是增強動物園的科普性和互動性,讓遊客在學知識的同時也有機會親近動物,只有注重社會效應,才會帶來經濟效應。

  川農大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室主任孫大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隨著科技和理念的發展,當前的動物園已經迎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動物展示的互動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動物園不再是一個主題公園,以前主要是科普、圈養、展示、繁育為主,今天增加了交互體驗和科技含量,很多先進的技術也運用到了動物展示中,比如VR技術。當然,動物園還是在整個城市綠地規劃範疇之內,還是以公園的形式存在,比如現在國家園林城市的評定,對動物園、植物園都還有相應的指標要求。孫大江說,結合現在鄉村振興計劃,讓動物園走向郊區,走向農村,其實是多元化的介入,讓動物園變得豐富多彩了,給予了遊客更好的戶外休閑、度假的體驗,同時帶動城市周邊的活力,這是動物園發展的趨勢。

  孫大江說,動物園在每一個城市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之一的單元出現。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原有綠地及動物園的空間收到擠壓。原有的動物園是以傳統思維修建的,管理、環保、都是停留在傳統手段之上。大概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綠地系統規劃綱要中,要求動物園要規劃到城郊或城市邊緣地帶,動物園迎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但同樣承擔了科普、教育、展示、宣傳、和保護等社會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