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杭州發現千年古建遺存 無發掘條件暫時回填
http://www.CRNTT.com   2017-11-25 13:56:28


被回填的遺址。
 
  3月份的地下停車場施工發現古代建築構件的事,很快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關注,從4月7日專家隊伍進駐現場發掘後,驚喜一個接一個出現。

  先是一塊平整的方磚,接下來是大量瓷片、板瓦、筒瓦、瓦當等,不僅100多枚銅錢上字跡清晰,就連一些青磚上都發現了如“官”、“官用”、“午二”、“壬”、“東”、“大唐”等字樣。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後,一號探方的總面積達到了400平方米(最深約4米,最寬處約30米),現場發掘出了精妙絕倫的五代、北宋交替時期的瓷片,釉色烏黑的建窑淺足碗,還有保存數百年依然侵浸油光的獸牙……更讓人震驚的就是古建地面鋪滿的方磚、精致的排水溝、疑似的天井……

  隨著考古的推進,幾個問題在專家們的心中浮現:臨安本地並無出產朱砂石、白石,現場的這些石頭來自哪裡?這個五代時期的建築到底有多大,它的大門在哪裡?發現的古建遺存是不是古代衙門,和錢鏐有關嗎?多位考古專家建議增加發掘面積。

  但是,因為這個遺址在政府大院內,幾乎沒有四向延伸發掘的條件,怎麼辦?幾個月後,相關部門多次商討論證,“暫時性回填”方案被提出。

  10月21日,在臨安區文物館工作人員倪亞清的帶領下開始對古建遺存進行回填。

  “就是用編織袋裝泥土,裝了近1000袋”,它們像一個個沙包一樣緊貼遺址地磚。“這是最裡面的保護層,然後才是細質泥土。”倪亞清說,政府大院地下遺址的保護利用將和錢王陵附近的改造工程結合起來規劃。

  “從長遠來看,增加發掘面積是最佳方案,但可能會涉及到辦公室動遷,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但目前已經發掘出來的古建遺存如果長期裸露在外必然會受到損壞。回填是最常用的保護方式之一。”臨安區文廣新局副局長章曉靜說。

  “這是一種暫時性的回填,以後如果需要,隨時可以再發掘。” 臨安區文物館館長張惠敏介紹,在發掘條件限制、下一步方案未確定、遺址開放風化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只能先進行回填。“前期的發掘報告正在整理,相關資料入檔,並為下一步發掘做好準備。”

  (來源:《錢江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