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西城背街小巷建臨時黨支部助環境治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04 11:24:30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背街小巷對外是城市的“裡子”,對百姓則是自家的“面子”,其面貌如何,既反映著城市文明水平、和諧宜居程度,又是檢驗基層政府履職是否到位、精細化管理是否到家的標尺。今年4月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戰役”在北京市西城區全面打響。全區提出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完成1015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務,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全覆蓋、十有十無促提升”的目標。

  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首先要“治”,關鍵在“管”。隨著“用綉花功夫整治背街小巷”的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全區15個街道將治理重點聚焦在了日常管理上,一個個臨時黨支部如雨後春笋般相繼誕生,它們雖然載體不同、方法各異,卻都發揮了黨建引領、協調統籌、綜合施策的作用,打造出了一條條屬於百姓記憶、留住歷史味道、又不乏現代特色的“精品街巷”。

  廣內街道:小支部實現大治理

  表面上看,背街小巷整治是個環境問題,但究其根源,其實是社會治理出了問題。在全區15個街道中,廣內街道在實踐過程中總結提出了“小支部、大治理”的黨建工作思路,依托這一理念,街道工委發動78名街巷長,在所負責的街巷牽頭成立了69個街巷臨時黨支部。

  從清理巷口的堆物堆料,到拆除居民儲物用的煤棚……面對整治過程中來自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勝利一巷臨時黨支部書記姜國章可謂層層深入,感慨良多。

  走進勝利一巷,這裡的房屋大多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巷子裡的原貌逐漸被破壞,環境、交通等問題集中凸顯,給居民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困擾。不論平時還是周末,整治期間加班加點可謂常有的事。每當居民不予配合的情況反饋到姜國章這裡,他從來都不會心存怨氣,只是一個人默默地主動承擔起協調溝通的任務,一而再、再而三反覆上門做工作。堡壘消除的背後,其實要忍受諸多委屈、付出不少汗水、承受巨大壓力。

  “拆違一次,上門去個三、四趟那絕對是順利的,經常要去個十幾趟,有時候甚至要登門幾十次。”街道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實際工作中,各臨時黨支部都總結出了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工作方法,街巷長和社區黨員代表頂著烈日穿梭於大街小巷,每天都要在路上往返7、8公里,他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目的只有一個,排除居民們的思想障礙和對立情緒。

  其實,對於像姜國章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黨員而言,前期工作往往是最大的考驗。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將張貼的通知拍照留存,再通過電話或微信告知居民……每做一戶群眾工作,他們都要這般周而複始,直到居民簽署了同意拆除委托書,懸著的心才總算踏實了下來。在姜國章看來,想要讓居民理解政府的工作,首先要懷揣著一顆真誠的心,因為只有爭得了群眾的支持,小支部帶來的大治理,才能真正落實到一個個整治現場,為下一步的街巷管理打下堅實的工作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