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東廉政賬戶一律注銷 收受紅包算頂風違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6 15:28:50


 
  省紀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幾年來,廣東對黨員幹部收受“紅包”問題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對不能全額上交或存入廉政賬戶,以及在送“紅包”一方接受調查後才上交或存入廉政賬戶的,仍按違紀論處。

  廉政賬戶的設立和使用,為推進廣東反腐倡廉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條件下,如果繼續保留廉政賬戶,就容易使黨員幹部誤解收“紅包”後上繳廉政賬戶就沒事,也為有的黨員幹部欺騙組織、對抗審查提供理由和借口。

  注銷廉政賬戶從源頭堵死腐敗漏洞

  據了解,廉政賬戶始於1999年,當時,江西一些地方設立了拒禮拒賄資金賬戶。而最受關注的是,2000年浙江省寧波開設的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專用賬戶“581”,諧音是“我不要”。

  “581”賬戶擴大了受理範圍,可直接接受各種外幣、儲蓄卡、信用證和有價證券。隨後,江蘇、遼寧、深圳等多個省市開設了廉政賬戶。

  截至目前,中央紀委尚沒有制定過針對廉政賬戶制度的相關文件,廉政賬戶屬於各地一項自創的反腐舉措。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曾有17個省份設立過廉政賬戶;然而目前,至少有7個省份撤銷了。

  中山大學廉政與治理中心執行主任倪星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幾個月前,中紀委就在內部會議提出研究取消廉政賬戶一事,因為廉政賬戶成為一些領導幹部逃避審查的避風港了。領導幹部收受財物即使上交廉政賬戶,但實質上不良影響已經形成,一定程度上滋生或助長了不良社會風氣。

  倪星認為,隨著《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實施,反腐關口前移,注銷廉政賬戶,恰恰可以從源頭堵死腐敗漏洞。

  (來源:《廣州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