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74歲老人3年免費修4千輛公共自行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0 13:56:43


 
  楊師傅每天早上7點前往九山公園鍛煉身體,鍛煉至8點,然後提著工具袋前往各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對故障車進行檢查維修。先去人民路,經過小南路,再走馬鞍池路,然後去往解放街大南路,再是廣場路、信河街,最後返回人民路並回家。一般情況下,他每天就是沿著這條路線去檢查並修理此路線上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的自行車,有時也會擴大路線範圍去看看周邊的服務點情況。

  楊師傅拿出一張老舊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覆蓋地圖,上面標示著18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楊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已經增加到270多個服務點了。在這張地圖上,記者看到用橙色的筆畫出來的一條路線,楊師傅指著這條路線告訴記者,他的修車路線長達10多公里,每天最少耗時2到3個小時,最多的一天他花了5個多小時修了44輛公共自行車。

  說到工具,楊師傅起身去室內拿出了他的工具袋。這是個棗紅色紡布袋,底部由於破損已被針線縫起來。楊師傅告訴記者,袋子他已經用破好多個了,只要能裝工具就行。袋子裡面,放著楊師傅修車時要用到的工具和一些自行車零件。

  楊師傅拿出五個工具告訴記者,這是修車最主要的也是必須用到的工具,一把螺絲刀,一把尖嘴鉗,兩把扳手,還有一個用鋼絲自制的工具。楊師傅告訴記者,自行車出得最多的問題有三個,一是鏈條掉了,二是坐墊固定壞了,三是把手鬆了。他拿著那個鋼絲做的工具告訴記者,這個工具是他自己製作的,市面上沒有賣,主要是 用來修理鏈條時,勾住鏈條,使鏈條上去,從而更方便,也不會弄臟手。

  退休前負責修推土機挖掘機

  楊師傅說,別人退休後都是打打牌打打麻將,而這些並不是他的愛好。義務修理自行車,在別人看來也許很臟很累,但他把修理自行車當作了自己的一種休閑方式。他說,年紀大了,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做一些幅度大的運動,適當的動手去修理自行車也是一種運動。同時,這也是在向別人宣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

  當記者問道,是什麼讓他一直堅持義務修車時,楊立成師傅告訴記者,在他那個年代,特別倡導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精神,毛主席說的“為人民服務”理念深入他心,周總理提倡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種理念在他心里根深蒂固,這些理念一直陪伴著楊師傅成長並經歷風雨直到現在。當記者問到修理自行車是否有難度時,楊師傅笑著告訴記者,他曾是水利局下屬單位的員工,也曾在一家摩托車配件廠擔任生產車間主任,負責修過挖土機、推土機,處理一些機械零部件,比起這些大家夥,自行車則是小菜一碟。而家人是很支持他這種行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