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聯同基督教服務處,進行一項名為“手機通訊程式與中一適應”的調查,以了解手機通訊程式與中一生適應的情況。調查訪問逾千名中一學生,發現超過600名中一學生每日使用智能手機兩小時至四小時;而使用超過五小時或以上的就有超過280名。研究人員表示,調查發現愈孤獨的人,使用手機的時間愈長,難以在現實中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
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利用即時通訊程序與他人溝通,更是大勢所趨。上述機構早前進行的“手機通訊程式與中一適應”調查。共訪問了全港12間學校,總共1,114名中一學生,以了解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人際關係,以及在學校適應的情況。
8%每日使用手機逾八句鐘
機構昨日公布調查報告,結果發現有55%中一學生每日平均使用手機二至四小時,而21%受訪者使用的時間則少於一小時;但有超過18%受訪者所使用時間高達五至七小時,而使用八小時或以上則有8%。此外,調查統計出有97%中一生有智能手機,當中就有48%經常使用“社交分享”程式;30%偶然使用;12%表示從不使用。至於超過七成中一學生,就經常使用 WhatsApp、Wechat(微信)和Messenger 等“訊息聯絡”程式;只有約25%表示間中使用,而表示從來不會使用就只有2%;但此舉對中一學生是否有正面幫助?
現實難建立密切人際關係
調查研究人員表示,使用通訊應用程式,有助學生適應與校內,甚至學校整體朋輩關係,由於訊息聯絡功能讓學生減少面對面尷尬或即時情緒,令同學間更暢所欲言。可是研究人員亦發現傾向使用手機的時間愈長的人,雖然在程式上建立出關係和支持,但現實中卻難以建立密切的人際關係;若實際經驗未令他們滿足,學生可能轉而用網絡溝通,大大減低社交情況,同時亦為學生帶來更大孤獨感。
調查建議,學校應舉行預備班,讓學生彼此適應,亦增加學校歸屬感,並安排老師與學生建立關係的機會,為一些缺乏社交能力的同學進行輔導工作。
來源: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