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拳壇的“錯版百元大鈔”楊連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29 09:41:30


楊連慧(右)與泰國拳手巴東素在比賽中。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奪得IBF輕次中量級世界拳王強制挑戰權後,憑勇猛和略帶詼諧的表現“火”了的楊連慧“躲”起來了,他回了趟大連老家,嗅了嗅農田的氣味,又跑到撫順請啓蒙老師“給潑了點兒涼水”,終於“把眼睛弄得漂亮點兒才出來見人”。

  在半個月前的澳門,面對排名高於自己的泰國選手巴東素,楊連慧僅用6回合便TKO(技術性擊倒)對手,而拿下這場硬仗的代價,是眉骨處被打得血流不止。在今天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那條長長的疤痕依然明顯,襯著一雙明亮的小眼睛。而在拳台上,這雙眼睛卻是克敵制勝的利器——他的眼神在凶狠和狡黠之間不停切換,前者佐以重拳,後者則輔以充滿挑逗的鬼臉或微笑,有時還伴以動作挑釁,比如用雙手在自己左右兩側來回玩幾次下擺,表示“你打空了”,然後在對手氣急敗壞時伺機施以重拳。

  拳台四周的哄笑與掌聲凸顯了楊連慧的與衆不同,即便是著名的推廣人鮑勃?阿魯姆,也聲稱“前所未見”,這種“滑稽”的打法為他俘獲了大量粉絲,同樣也讓他成為不少人眼中“吊兒郎當”、“不認真對待比賽”的代表人物。面對非黑即白的評論,楊連慧記住了恩師的話,“雖然老師也不懂你,但最終效果還是不錯的,只要這種風格來源於你,是你本真的東西就行。”

  台上台下,楊連慧身上都充斥著大連“海蠣子”的個性,“是他先在那兒振臂,表示‘你的拳不重’,我才回應的,只是回應得比他突出了點兒。”楊連慧回想起比賽的片段,“我是用綜合能力獲勝的,只要不違反規則,誘導、控制對方的節奏也很正常,其實他的拳比我重,只是他沒打著我。”在他看來,“那都是下意識的自然反應,別人說我在表演,其實我是在自衛,每一場比賽我都在求生,在盡兒子、丈夫,甚至是父親的責任。”

  隱去怒目圓睜的凶相,楊連慧露出了嚴肅的神色,在他看來,每場拳賽的重要性都是一致的,體現的都是拳手對於拳擊和生命的理解,“我每一場比賽都在決鬥,不是榮譽的問題,是關乎我挨了重拳,下半生能否健康生存下去,以及家庭的未來能否順利等問題,正是這種自我防禦的意識在調動我身體的潛能。”因此,面對未知的下一場比賽,於楊連慧而言,無關對手和結果,不過是又增添了一次“以命相搏的表演”。

  但正是一次次“賣命演出”,楊連慧逐漸從一個沒有體制“保護”的草根拳手,晉升到中國拳擊的“第一集團”。為鄒市明執行配對的配對師布魯斯曾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目前,能進入國際配對市場的中國拳手,除了鄒市明就是楊連慧,“其他拳手還太年輕”。而讓楊連慧稱得上“成熟”的,不僅是29歲的年齡,更是獨自闖蕩韓國和在美國拳壇那段摸爬滾打的經歷,即便當時一無所有,他還是成為第一個在韓國奪得職業拳擊冠軍的中國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