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上海松江女子涉嫌殺害其4個月大侄兒被批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1 09:14:45


 
  上述事件引起了網民極大關注。更有不少網民將這一事件與此前一些因家庭糾紛導致兒童傷亡的惡性事件聯繫起來。今年9月初,震驚全國的山西汾西“8·24”傷害兒童案告破,受害男童斌斌的伯母張會英被確定為該案犯罪嫌疑人;同樣是家庭衝突,浙江嘉興海寧30歲男子高某今年9月對自己一雙親生兒女下毒手,造成2歲兒子死亡。

  成人世界的糾紛與傷痛,卻要轉嫁給脆弱無助的孩子,一幕幕血腥暴力事實,引起廣泛的社會討論。“孩子,是未來,也是希望。無論有多恨,請放過孩子!無論有多忙,請看好孩子!”網民“探花郎”說。

  復旦大學心理系副主任吳國宏認為,“成年人的問題需要成年人自己解決,而不是將孩子作為發洩工具和出氣筒。”發生如此家庭悲劇既有個別家庭成員性格、心理的原因,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有社會問題的積累和作用,人們自我修復、自我調適的能力沒有跟上時代要求。

  記者從研究者和社區工作者處了解到,一些由年輕進城務工父母組建的家庭,往往更容易出現家庭衝突或糾紛,又因為時常忽視對孩子的監護,增加了兒童遭受意外傷害的可能。

  上海市靜安區培德居委會負責人張瑛說,一些來滬務工者迫於生計,掙錢養家非常辛苦,對子女疏於照顧。“不少孩子處於‘散養’狀態,一些沿街店面又常是敞開營業,都給孩子安全造成很大隱患。此外,客觀上說,有些年輕父母缺乏對家庭成員相處之道的掌握,解決矛盾的能力也不足。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章友德等專家呼籲,必須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的心理健康及其家庭糾紛的介入和疏導機制。避免讓孩子成為家庭矛盾的犧牲品,同時也需要社區給予支撐,比如引入專業組織,盡早對一些“高危”家庭進行干預,確保孩子的安全。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