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去鋼煤產能不能出現大規模失業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8 13:09:42


 
  前程無憂網站介紹的相關數據,與李克強總理“就業面臨新挑戰”的判斷深度吻合。網站首席執行官在發言中說,今年一季度以來,傳統的大規模用人行業,如機械設備重工、建築建材工程等行業“轉冷”,而服務業等“新經濟”相關行業的用工需求卻在增加,信息技術開發等崗位人才更是“供不應求”。

  “轉型中確實是希望與困難並存啊!”李克強說,“一方面,重化工企業等傳統行業很難再保持高速增長、維持大規模用工需求;但另一方面,新經濟快速發展,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也在大幅增長。”

  總理進一步分析認為,當前就業形態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的時候,我們的就業完全靠安排、安置;後來變成通過就業市場進行雙向選擇;現在,我們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就業’和‘創業’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他說。

  與此同時,就業市場“勞力”與“智力”的比例也出現了顯著變化。李克強說,過去30多年,中國發展很大程度依靠“人口紅利”,但發現到今天,我們必須從更多依靠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這就要提高智力知識水平。這對我們就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克強強調,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須先實現“就業轉型”。“現在很多傳統產業擴大就業受限,必須著力發展新經濟。通過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成長,創造更多適合高素質年輕群體的就業崗位。”李克強說。

  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是巨大的“就業容納器”

  “就業”不僅是李克強總理此次考察和座談會的主題詞,也是他一直以來最為看重的核心指標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之所以把今年經濟增速定為6.5%-7%,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他在5月6日的座談會上說,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就業總量矛盾將長期存在、結構性矛盾會日益凸顯。因此各級政府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推動積極的就業政策發揮更大效用,充分釋放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

  “過去幾年,我們通過推進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每天新增1萬多家企業、4萬多個市場主體,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今後要進一步深化改革,讓更多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活’起來。”總理說,“千萬不要‘忽視’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它們不僅有利於發展個性化定制、提高勞動生產率,更是巨大的‘就業容納器’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