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舟山發現距今約8000年古木層遺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0 15:25:06


 
  舟山古稱“昌國”,史料記載,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舟山就有了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相一致的古文化。唐開元26年(738年)置縣,名翁山,宋朝時,易名昌國。自此,舟山歷經數千年的潤澤滋育,終於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舟山海洋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澤惠千秋萬代。

  “舟山因為海島原因,本來具有文物價值和考古價值的物品、遺跡就不多。”胡牧擔心地說,發現了古木層遺跡,不能只是新聞宣傳了就了事,政府及有關部門應該重視起來,應該深入科學地考究,應該保護起來。

  東沙沙灘是免費開放式的沙灘,人來人往本來就很多,保護“千年古木”刻不容緩。

  東沙發現的古木層,暴露出地表的大塊狀的堆積物,在350多米長、20多米寬的海灘就有6處。沙層底下究竟會有多少古木?是否會有高價值古木呢?是否應該挖掘出來、科學考究?“我們博物館沒有這個項目,也沒有經費。”餘保根說,目前東沙古木層也只是取樣回來初步與博物館存放的白山古木層樣本目測對比,還沒有進行科學檢測。

  (來源:《現代金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