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找鈾“開業之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5 14:53:55


中國核地質標本陳列館陳列的找鈾“開業之石”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縱然已流走了一個甲子歲月,這塊灰黃相間的礦石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鋒芒”——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中國核地質標本陳列館裡,工作人員手持先進的伽瑪儀慢慢瞄向它,伽瑪儀頓時發出“嘎嘎”的聲音。

  《科技日報》報道,1954年秋,這塊產自廣西的鈾礦石被帶進中南海向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匯報,時任地質部常務副部長劉傑手持蓋革計數器進行探測表演,放射性物質使儀器發出響聲——證明我國地下埋藏有鈾礦。如今這塊為中央領導反覆討論、提供決策的礦石被譽為“開業之石”。

  鈾是實現核裂變反應的主要元素,是製造原子彈的核心材料。有沒有鈾資源,是能不能自力更生發展核工業的重要物質前提。但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沒有鈾礦地質事業,只有個別地質人員對鈾礦進行了零星的極其初步的探索。

  我國有鈾礦,但鈾礦埋藏在地底下,有多深?分布在哪些地質構造裡?品位規模又怎樣?1955年,我國悄然組建了兩支鈾礦專業地質勘探隊伍——新疆519隊和中南309隊,意在用地質科學研究和勘探技術手段解開這些謎團。

  年屆八旬的黃世傑和黃淨白老人已滿頭銀發。59年前,這兩個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在工作分配時發生了交集,被通知到北京西苑大旅社報到。

  “報到時我們才知道,要給原子彈找原料,必須嚴格保密。”黃淨白回憶,當時大家被告知不能告訴家人自己幹啥去,要去哪,只給了個信箱地址用於通信。
  從北京先坐火車到武威,然後換乘敞篷大卡車,從武威輾轉烏魯木齊、喀什,車輛在土路上顛簸15天後,自嘲已被車輪卷起的黃土“染”成“泥猴”的黃世傑才到目的地柯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