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河南出土複齒河南龍化石 比恐龍早5千萬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11:29:22


 
  從槐疙瘩嶺挖掘出來的寶貝疙瘩,陸續被運到省地質博物館實驗室,接受專家們的“正形”——用工具將化石外層岩石剝離,用膠水將破碎的化石塊進行粘連複位。

  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工作,這批化石終於被修復,共得出57件骨骼化石,包括肋骨、鎖骨、椎體、牙齒、肩胛骨等骨骼。

  這些紫紅色的骨骼化石,從外形上看,似乎和肉鋪剔了肉的牛骨頭差別不大。但其牙齒的頂端卻又有一圈細密的牙齒,最多的有15個小牙。

  牙齒上長牙齒,這就稀奇了。這會是個什麼動物?吃啥長大的?長啥樣?

  為了搞清這些問題,這批化石於2012年被送往北京,交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研究。

  劉俊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分析發現,這批化石屬於一種鋸齒龍類的骨骼化石,距今已有2.59億年。

  因其“牙上長牙”的特征,這一動物被命名為複齒河南龍。

  根據其骨骼估計,複齒河南龍身長在1米到2米之間,四肢短但卻很粗壯,身材低矮。在距今2.5億年前,濟源地區曾是一片低窪的盆地。複齒河南龍在河南偶然死亡,屍體被流水搬運衝刷到濟源盆地,經過泥沙掩埋,肉質腐爛,骨骼石化,到今天才被挖掘出來。

  在古生物命名中,帶“龍”字的都是爬行動物,帶“獸”字的都是哺乳動物。複齒河南龍名字上帶了個龍,但並不是恐龍,而是一種“似哺乳爬行動物”。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徐莉介紹,這是一種處於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過渡階段的動物。

  專家們根據修復後的骨骼化石判斷,複齒河南龍頭部占身體比例較小,頭頂有瘤狀或角狀突起,頸短,體型粗笨,四肢強壯、腳掌寬大,尾粗短,身體背面被堅硬的骨質甲片所覆蓋,就像鰐魚的背部,可以防衛掠食動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