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調查:港六成年輕租戶棄置業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3 10:05:55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有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年輕租戶已放棄買樓夢,四成青年為了上樓節衣縮食,近三成半人更受房屋問題困擾希望移民。調查團體指,大學生為了買樓,不惜用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借貸炒股票,籲年輕人可多參與短線旅行擴展視野,減輕生活壓力以免“屈出病”。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委託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二至三月期間電話訪問逾一千名港人,發現約四成半受訪租樓青年因無法置業感到徬徨無助,逾六成年輕租戶已放棄買樓夢,四成人因住屋問題降低生活質素,要節衣縮食、減少旅行及消閒享樂等,一成半人因此延遲婚姻及生育,近三成半人更因而希望移民。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由於政府在○二年停止興建及發售居屋,往後公屋發展遭到打擊,而且政府政策一直支持私樓興建,導致現時香港房屋分配不均,住屋需求不斷增加。他認為香港若要實現“港人港地”政策,優先照顧港人居住需要,政府必須改變“以私人樓宇為主導”的想法。

  對此,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建議,政府應加大房屋供應以增建公屋及居屋,並確立房屋以港人居住為本,例如限制新居屋不能於自由市場流通,改為只能售予符合白表資格的人士,令公營房屋與私人住宅的市場保持距離,使港人有可負擔的置業楷梯,又建議政府對囤積空置物業加重徵稅,避免樓市炒賣,以援助本地年輕住戶。

  鍾劍華補充,部分大學生為了買樓,不惜透過學生資助處的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借貸炒股票,另有不少學生已放棄購買私樓,主動申請公屋輪候。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認為,面對遙不可及的上樓夢,年輕人可多參與短線旅行,擴展視野,減輕生活壓力,否則容易“屈出病”。

  來源:星島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