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亞中:兩岸需建構共同體來解決認同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00:55:33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記者 黃蔚 王永雪)“甲午戰爭雙甲子學術研討會”上月在武漢召開,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在此期間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導致兩岸認同差異的原因有很多,台灣在認同上已經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北京應該抓緊時間推進統合結構的創立,用 “有生命力” 的框架將兩岸拉近、拉緊。
 
  張亞中表示,兩岸長達120年中只有4年是屬於一個中央政府,因此認同問題在台灣有豐沃的土壤可以操作。首先,大多數的認同是透過政治教育所建構,1895年至1945年,台灣民眾接受的是與大陸不同的日本皇民化的教育;再次,1949年起兩岸因為內戰而分治,雙方都進行了敵視對方的政治認同教育;第三,即使兩岸從1987年起已開始交流互動,但是在國際參與上仍是零合搏弈;第四、為了選舉利益以及個人的政治信仰,台灣有不少政治人物操弄認同議題;第五、由於兩岸政治關係不明確,大陸的崛起被不少台灣民眾認為是一個“威脅”,而不是“機會”。這些種種因素,促使大陸成為一個對台灣不友善,甚而是打壓台灣的“他者”。 
 
  “從1895年開始,兩岸人民在政治認同上變成了‘他者’的關係”張亞中說,“國族認同也是政治教育的問題,雖然兩岸同文同種,但同樣的外貌、語言和國族認同也可以分成好幾個國家。政治認同包括法人認同與制度認同,文化認同。這些認同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
 
  張亞中建議,民間加強文化交流,兩地考慮用同樣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國文課本儘量選擇一些相同的文言文課文與當代文學,這樣便能加強兩岸學生對同樣文化的認識與記憶,這需要政府來做。 
 
  “文化交流是相互瞭解的過程,但不見得會建構共同認同,” 張亞中說,“即使有同樣的文化與民族認同,也可以是不同國家。若要認同一個中國或者制度認同,那必須政治人物與政策來共同努力。如果沒有政治力量的介入,政治認同是不可能建立的。”
 
  張亞中表示,認同問題是一個結構問題,能否在交往當中創造結構,經濟文化交流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認同的問題必須透過認同結構來解決,政治認同必須通過政治手腕來處理,但目前北京先經後政,台灣只經不政,其結果就是兩岸目前的交流只是為滿足彼此的經濟需要,為了交流而交流,它像一股洪流,看起來巨大,但是由於缺乏政治引導的渠道,洪流的結果反而可能是氾濫,今年三月在台灣的太陽花運動就是一個警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