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20年,中德關係在危中尋機不斷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0-12-27 13:47:23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據中國網報道,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大疫情與大變局叠加共振,深刻改變了世界,也給國際形勢增添了更多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德關係既面臨巨大挑戰,也面臨新的機遇。回首全年,兩國關係仍保持總體穩定和良好發展勢頭,走在中國與歐洲國家關係的前列。特別是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對話交流非常頻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多次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或舉行視頻會晤,為兩國關係發展指明方向,增添新的動力。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克服疫情困難兩次訪問德國,成效顯著。在11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和默克爾總理共同發出了堅持多邊主義、支持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抗擊疫情、重振世界經濟、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積極信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德雙方多次相互提供醫療防疫物資援助。兩國醫療衛生專家多次開展視頻研討交流,雙方加強疫苗交流合作,相關企業共同進行疫苗、藥物研發。此外,中國還為德方在華大批量採購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物資提供支持。中國多個省市、企業、社會團體亦自發通過各自渠道向德國相關州市及組織捐贈防疫物資,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中德雙方還加強協調,合力推動兩國企業復工復產,確保中歐、中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減少疫情對傳統產業合作的衝擊。5月底,中國同德國率先建立企業復工復產急需人員“快捷通道”,切實起到了推動德、歐在華企業復工復產的效果。在全球跨境貿易大幅下滑背景下,前三季度中德貿易額僅微跌2%。德國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德國10月對華出口已經止跌回升,中國超過法國成為德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國。11月初,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德國依然是參展企業數量最多、參展面積最大的歐洲國家。這些數字表明,中德合作基本盤穩固,合作潛力依然很大。

  不久前,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中國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不會“閉關鎖國”,而是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釋放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一龐大市場的潛力。德國大量在華企業與中國經濟深度交融,既是中國內循環的一部分,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中國新發展格局勢必會為德國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中國剛剛同亞太地區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覆蓋中國和東盟全球兩個最有增長潛力的大市場,發出維護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強烈信號,為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和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大正能量。中國的上述舉措在德國引起巨大反響。德國經濟界普遍認為,這對同中國及亞洲經濟聯結緊密的德國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和新的機遇。

  德國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原本計劃在萊比錫舉辦一場中國及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共同參加的“全家福”式峰會,將對華關係打造成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亮點,但因疫情影響未能舉行。儘管如此,德國仍積極努力推動中歐合作的發展。今年9月,中德歐領導人以視頻方式成功舉行會晤,中歐綠色、數字兩個新對話機制陸續建立,雙方在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富有成效。今年前9個月中國已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可謂眾望所歸。德國作為對華投資規模最大的歐盟國家,也是中歐投資協定最積極的推動者。相信雙方將牢牢把握中歐關係對話合作的主導面和互利共贏的主基調,加緊推進並完成中歐投資協定,加快制定並適時發表《中歐合作2025戰略規劃》、中歐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合聲明,為中歐重點領域合作提供制度框架和良好預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