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 作為承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基礎技術,5G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被提升到戰略競爭高度。“5G競賽”更是進入到白熱化衝刺階段,各國密集出台相關產業支持政策,加快推進5G網絡部署和商業化投入,試圖在這場攸關國運的競爭中拔得頭籌,率先挺進“萬物互聯”的數字經濟新時代。
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歐圍繞5G展開的合作無疑成為一抹亮色。
中歐通訊合作由來已久
中國與歐盟在通訊技術上的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3G和4G時代,中歐雙方就建立起成熟穩定的合作關係。歐盟的電信基礎設施已經使用了大量來自中國企業的設備。華為占據了歐盟移動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可觀的市場份額,在中東歐地區更是具有主導地位。曾在中國電信市場創造過令人驚嘆的商業輝煌的歐盟電信巨頭愛立信、諾基亞在華仍設有多個研發中心和製造基地,聘用大量員工。
早在2015年9月第五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上,中歐已就5G這一全球熱門領域的技術發展簽訂了開展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推動在技術研發、標準化、頻譜要求和物聯網等五大領域加強共同研究與國際合作。雙方5G行業協會隨後簽署合作備忘錄,依托中歐信息技術、電信和信息化對話機制,一系列聯合科研項目陸續展開,為中歐5G產業規劃對接、技術共享和網絡兼容架起合作橋梁。
如今,困擾中歐5G合作深入推進的政治疑慮正逐漸消解,為雙方在基站建設、產業鏈協作及未來更廣泛的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打開新的想象與務實空間。
歐洲尋求“中立路線”
可以說,中歐在5G領域中的進一步合作,是歐盟頂住來自傳統盟友美國的壓力,更加自主平等地發展對華關係的積極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