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王毅:台灣除了和大陸統一 沒有任何其他的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21-12-31 11:16:32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12月30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2021年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採訪。全文如下:

  記者: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今年中國元首“雲外交”活動十分密集,您對今年的外交工作有何總體評價?

  王毅:2021年,無論對世界還是中國來說,都是注定載入史册的一年。

  對世界而言,在世紀疫情作用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占領國會山”、“喀布爾時刻”、“疫苗民族主義”、冷戰陰影回潮等一幕幕亂象紛紛呈現,世界加快進入動蕩變革期。

  對中國而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昂首踏上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中國外交從百年成就中汲取力量,在博弈較量中勇毅前行,書寫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的篇章。

  首先,元首外交發揮了引領作用。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79次,以視頻形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動40起,同各國領導人加強戰略溝通,在全球範圍內凝聚共識,謀劃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擘畫了宏偉藍圖,匯聚了強大合力。元首外交有力促進了大國關係的總體穩定,深化了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提升了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為中國構築起更加全面、更為堅實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

  第二,抗疫外交展現了國際擔當。我們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第一方陣”,秉持疫苗公共產品“第一屬性”,擔當疫苗公平分配“第一梯隊”。我們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最早支持疫苗研發知識產權豁免,最早同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生產。我們還率先同世衛組織聯合開展全球溯源合作,率先倡導反對疫情政治化和病毒標簽化,率先提出不僅要抗擊新冠病毒,還要掃清政治病毒。中國以自己的堅定承諾和實際行動維護了國際抗疫的正確方向,有力推進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建設。

  第三,發展外交作出了中國貢獻。從博鰲到達沃斯,從服貿會到進博會,習近平主席宣布一系列擴大開放新舉措,以更短的負面清單、更優的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的制度型開放,為實現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了中國機遇,作出了中國貢獻。習近平主席還針對疫情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嚴峻挑戰,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旨在形成國際合力,加快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目前,這一倡議已得到聯合國系統以及近百個國家的響應支持。

  第四,多邊外交堅守了公道正義。我們高舉多邊主義火炬,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我們積極參與全球氣候、環境、衛生、數字治理體系建設,深入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出中國方案,注入中國力量。

  第五,為民外交履行了莊嚴承諾。我們積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建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搭建緊急運輸物資的“綠色通道”,守好外防輸入國門關,維護國內抗疫成果。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理念,主動構建海外利益保護和風險預警防範體系,成功解救數十名被綁架的中國公民。我們及時開展“春苗行動”,為身處180多個國家的數百萬同胞接種疫苗。“無論走到哪裡,祖國在你身後”,這是中國外交永遠不變的使命和諾言。

  記者:今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焦點。您認為這次會議對中國外交有何指導意義?國際社會對黨的百年華誕有哪些評價?

  王毅: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百年奮鬥重大成就,提煉出了十大歷史經驗,每一條都對外交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的根本遵循。當今世界,中國的良政善治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和好評,其根本原因在於有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同樣,黨的領導也是中國外交的最大政治優勢,是我們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基所在,是我們取得一切成就的制度保障。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外交的力量源泉。中國外交只有扎根人民,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獲得前進動力。中國外交將始終保持人民外交本色,既維護好中國人民的利益,積極踐行外交為民理念,也深化與各國人民的友誼與合作,促進世界人民大團結。

  堅持胸懷天下是中國外交的初心所系。中國共產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這一初心使命從建黨之日起就寫在我們的旗幟上。中國外交將胸懷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同各國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優秀傳統。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將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同時,我們也將堅定支持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捍衛自身主權獨立,堅定支持各國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堅持敢於鬥爭是中國外交的鮮明品格。中國外交是在反侵略、反封鎖、反制裁、反干預的鬥爭中一路成長壯大的,有著不畏強暴、不懼艱險的民族氣節,有著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公平正義的優良傳統。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仍將堅決反對一切強權霸凌行徑,自覺承擔起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國際責任。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17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發來了賀電。我同各國外長政要們接觸時,他們的第一句話往往是祝賀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對外交往中,我們深切感到,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國共產黨、聚焦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共產黨。外交戰線也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世界上為黨立名,為黨正名,為黨揚名。例如,我們開展了“100天講述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100個故事”活動,國內外累計閱讀播放展示的次數超過10億。我們邀請各國駐華外交官和國際主流媒體分別赴延安、嘉興等紅色紀念地,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訪,幫助國際人士走近百年大黨,解碼紅色基因。許多外國人士,包括曾經抱有偏見的西方人士都紛紛表示,通過實地實景的參訪,對中國、對中國共產黨有了煥然一新的了解,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由衷欽佩,真誠希望更多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今後,我們將繼續向世界各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理念有更多的理解,更深的認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