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綠委余宛如:台青年薪資低看不到希望須解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6 01:07:56


余宛如出席2016社會型企業青年論壇暨尤努斯獎第一屆社會創新與創業競賽,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合影。(中評社 黃文杰攝)
 
  余宛如說,台灣發展社會企業,到目前能量還很小,國際觀也很缺乏,事實上,全世界的貧窮人口多?還是台灣人口多?當然是全世界的貧窮人口多,如果能夠做出一項服務,可以用來服務所有貧窮人口,市場之大可想而知。

  中評社問,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可以用社會企業概念來推動嗎?比如改善東南亞國家的乾淨用水與新能源?

  余宛如表示,台灣創業的國際化不夠,國際觀與國際化也不足,這跟我們文化有關,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亞洲矽谷”不是台灣是新加坡,台灣不重視人才,國際人才不願來台灣,台灣環境也讓國際人才覺得不友善,創業家更不願留在台灣。
 
  “我們原本語言就是弱勢”,她認為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語言”有待努力克服,以外交特考來看,只侷限幾個國家語言,不能以國家人口多寡來限制語言特考。

  中評社問,年輕人準備好要“新南向”?

  余宛如說,參加過新南向政策好幾場活動,看到年輕人對那邊市場很有興趣,不過欠缺能力,包括競爭能力與語言,單純小型比賽可以,但要變成社會企業或創業家就必須堅持下去。

  說到創業,她認為,台灣創業環境惡劣,政府對年輕人支持太少,資金也沒有到位,也看不到培育年輕人具備創業家精神的機構與環境,這不是給一筆錢這麼簡單。

  中評社問,新南向辦公室黃志芳提到中國是個高度飽和的市場,“已經站滿一群大象,一隻螞蟻進去爭什麼,”要在中國和許多大型企業競爭,不如進軍東協、印度市場,怎麼看螞蟻與大象比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