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翼裝飛行”距離實戰還有多遠
http://www.CRNTT.com   2020-06-05 10:06:49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說起“翼裝飛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電影《紅海行動》中,蛟龍突擊隊的隊員就是運用這種方式突入戰場的。電影《變形金剛》中,也有特種兵進行“翼裝飛行”的橋段。但電影畢竟是電影,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軍隊將“翼裝飛行”運用到實戰中的相關報道。那麼,“翼裝飛行”能不能用於實戰?若能,它距離作戰還有多遠?

  一般來說,任何具有軍事潛力和戰術優勢的新興事物都有可能被用於作戰。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翼裝飛行”距離用於大規模作戰目標尚遠。首先,是它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證。 “翼裝飛行”風險性很高,事故多發,從事此類飛行的運動員堪稱“刀尖上的舞者”。以目前的條件和水平,還無法確保能完全規避其中的風險。

  其次,是培訓成本太高。從事“翼裝飛行”運動的門檻據稱是500次以上的高空跳傘,但要用於作戰,僅入門肯定不行,必須達到“精通”的程度。要精通這項技能,必須進行更多的訓練。這些經歷和訓練,無疑得用驚人的經費投入和飛機出動架次來換取。過高的成本,往往會讓軍隊對其進入日常訓練和大規模作戰“說不”。

  再次,“翼裝飛行”雖然有一定的軍事潛力和戰術優勢,但它的功用不是無可替代。隨著隱形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直升機已經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兵力投送任務,達到“翼裝飛行”的突襲效果。而且,常見的無動力翼裝飛行服有其巨大缺陷,就是無法負重。這種情況下,讓其“參軍”就意味著使用者必須赤手空拳深入敵後,而這一點對空降突襲作戰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缺點多多,是否就可以斷定“翼裝飛行”無法應用於作戰?那也未必。前不久,德國特殊降落傘和物流聯盟研發的“‘獅鷲’下一代降落傘系統”給了人們更多希望與信心。

  這種降落傘系統的主體構成之一就是准硬殼式飛翼。機翼和機身內,有用於放置武器裝備和物資的空間,降落傘背包也集成在翼身之內。它的空重約30 公斤,翼展比為5∶1,使用者從高空跳下,能夠滑翔15分鐘及40千米左右的距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