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鄭再解釋限聚令:首要考慮是公共衛生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00:29:31


林鄭月娥昨日上午會見傳媒。(中評社 沈而忱攝)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記者 沈而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28日)上午會見傳媒時談及“限聚令”。她表示,考慮是否延長這些措施時的主要因素為公共衛生、措施對香港經濟影響,以及市民可以承受的程度,並無特別考慮公眾集會、遊行等示威活動。

  林鄭表示,特區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措施,主要可以分兩大類。第一,管制人員進出香港,透過海、陸、空口岸來減少外來人士進入香港,特別在近月,由於主要的新確診個案都是輸入個案,在這一方面更需要嚴格。第二,維持社交距離,這方面非常感謝全港市民,特別是有關於受影響的商業活動,對此非常理解和支持。

  “當疫情嚴峻時,我們要把它壓下去,這在過去我們是成功的,大家會看到新增確診個案被我們壓下去;但當疫情穩定下來,又需要稍為放寬,否則企業和市民的日常生會受到很大影響。”林鄭談到,怎樣做到張弛有度、能收能放,是非常困難,如同“三人拔河”。

  林鄭表示,這需要考慮三方面因素。第一,公共衛生,怎樣能夠做到最好,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第二,措施對於香港的經濟、各行各業的影響;第三,市民的承受程度,因為如果市民長期不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出外消遣娛樂,其實是很痛苦的,特區政府盡量讓市民保有一些有限度的正常生活。

  日前香港再現聚集示威活動,警方用“限聚令”向在場人士票控,認為他們擁有“共同聚集目的”。林鄭強調,檢控工作要看法律、證據和《檢控守則》。政府起初公布“限聚令”時,已解釋市民排隊、乘搭巴士等均超過4人,但他們是逐個人上巴士,各自上班出行,不符合“共同目的”。“條例寫得精準,盡量取得平衡,保障市民日常生活,亦確保疫情受監管。”林鄭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