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勇 (廣東汕頭 文化傳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民間的一句老話,簡潔淳樸又不乏哲理。
二十年前的台灣有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美稱,可謂富得流油,“錢多淹腳目”。解嚴後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那時的台胞在大陸老百姓眼裡豈止是“萬元戶”,用個個是富翁形容并不過分。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台胞的絕大多數經濟狀況未見起色,有一些不升反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與此相對,大陸改革開放,奮起直追,老百姓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了,有錢了就開始周游世界,到台灣看看也變得順理成章,陸客在台消費也變得出手很大方,甚至被一些人形容為“很囂張”。
面對蜂擁而至的出手闊綽的大陸團和自由行來客,商家自然喜不自禁,就連南部的縣市首長也降尊紆貴,不斷登陸推銷當地的旅游和農產品。除了一些人在電視節目中臆造“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笑話滿足一下自尊心虛榮心之外,大多數台胞開始抱怨生計艱辛,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台灣人為何會時乖命蹇?大陸人為何會突然走好運?
台灣同胞需要內省,需要反思,這需要一個過程。
內省可能包括幾個方面:
前途與歸屬,同是炎黃子孫,自己為何要做太平洋的飄萍?中華民族百年屈辱需要每一個華夏兒女動手清洗,自己為何要缺席?
“美日安保”能否保台灣太平?“台灣關系法”還能維持多久?日本敢出“對台關系法”?巨額軍費采購買廢品充當冤大頭究竟還要做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