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參觀者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廳設立的大型浮雕前走過。 |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6月11日,中國宣布,將對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二戰”歷史資料,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這一申請現已被受理。與此同時,位於中國哈爾濱的日軍“731”部隊舊址也加緊了申報世遺的準備工作。
《日本新華僑報》6月17日載文《從抗戰申遺看中國對日輿論戰新氣象》,文章說,之於中華民族,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細菌戰等日本侵華罪行,是心靈深處難以撫平的記憶傷痕;放眼人類歷史,這些暴行手段之殘忍、後果之慘重,不僅令人發指,而且罄竹難書。在諾曼底登陸迎來70周年紀念日,“二戰”也即將迎來70周年勝利紀念之時,中國提出世遺申請,或許有些姗姗來遲,但作為這場戰爭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主戰場,以及對戰爭勝利做出了艱苦卓絕的貢獻和巨大犧牲者,申請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進入2014年,1月19日,位於哈爾濱火車站事發現場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舉行開館儀式。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9月3日和12月13日分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次日,有媒體報道,為延展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哈爾濱市將啟動“731”新館建設,打造戰爭遺址公園。4月5日,鬆岡環導演的紀實電影《南京——被割裂的記憶》中文版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首次上映。4月底,記錄了吉林省檔案館日本侵華檔案發掘、整理、研究成果的《鐵證如山》一書出版。5月29日,韓國光復軍駐地舊址紀念碑在西安揭幕。6月3日,《甲午殤思》圖書首發式暨“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系列報道研討會在國防大學舉行。如此種種,加之2013年1月以來駐外大使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言行,中國對日輿論戰的變化,是不難見出的。
首先,中國的態度變得越發冷靜、理性。
近年來,圍繞歷史和領土問題,借助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釣魚島歸屬等,日本屢次向中國挑釁。中國民眾情緒被徹底激怒的結果,就是爆發大規模反日遊行、喊出“抵制日貨”。而2013年底安倍突然拜鬼之後,中國各地並未出現遊行,中國官方的應對措施,也在外交部發表聲明抗議、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中國駐日使館向日本提出嚴正交涉之外,增加了駐外大使撰文批判、設立抗戰紀念日、保護抗戰遺跡等內容。究其原因,除了有日益強大的國力作為堅實後盾,一味發洩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甚至可能造成失控,對這一點的深刻認識,也促使了中國對行之有效的方式的深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