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致 差點被時間湮沒的作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6-11 09:16:07


 
  偶有例外的是,1960年,李致在擔任《紅領巾》雜誌總編的時候,接受任務採訪劉文學,寫出了那篇有名的通訊《毛主席的好孩子劉文學》。

  “這是一篇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指導思想下的產物,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篇通訊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如今的李致這樣評價這篇曾引起全國轟動的通訊。

  上世紀60年代,李致調到北京,在團中央工作,任《輔導員》雜誌總編。“文革”中被關牛棚,恢復工作後回到四川,先後在出版界和宣傳部工作,這期間少有作品問世。

  李致重新提筆,是因為受到四爸巴金的鼓勵。離休了做什麼,當然是搞寫作,這是他在一篇文章當中講過的。

  1993年,李致賦閑在家,愛人又長期生病,他的重心以照料愛人為主,也有了更多時間來思考和寫作。“我還算不上世紀老人,但是離世紀老人也不算太遠了,也經歷過這麼一些階段,對人生也算是有些感悟。所以我就以一個總的題目,叫做《往事隨筆》,來寫我的一生。”李致說,自己的本意是想借寫這些東西,重新審視和剖析自己,使自己再受到教育。

  筆杆子一動起來就不可收拾,已過花甲之年的李致,在不長的時間內寫出了十幾本書,包括《往事》、《回顧》、《昔日》、《我的四爸巴金》、《終於盼到這一天》、《銘記在心的人》等。

  這些書裡,李致以樸素的筆調,飽含感情地記錄了諸多親人、戰友、藝術家的生活點滴,筆墨大量著眼於他們怎麼做人。由於他出版家的身份,以及後來分管文藝的官員身份,他與茅盾、曹禺、李健吾等文學家,與諸多藝術家甚至賀龍、張愛萍等國家領導人交往的點滴也都反映在書稿中,這些也成為研究中國那段歷史的難得史料。

  著名評論家廖全京曾這樣評論李致的文字:他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這幾十年裡,他漸漸悟出了人生和藝術的真諦,他把自己在這幾十年裡這一點、那一點的感情,認真記錄下來,積累起來,漸漸變成了一篇一篇的文字。這就是李致,平靜的、樸素的李致。從這些文字裡,我慢慢咀嚼出一種味道,一種既複雜又純粹的味道,那就是愛。

  人物簡介

  李致,1929年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從事共青團和編輯工作。1958年任共青團四川省委《紅領巾》雜誌總編輯;1964年任共青團中央《輔導員》雜誌總編輯。1977年以後,歷任四川省出版局副局長兼四川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出版總社社長,後兼第六屆省政協秘書長。退休後曾連任三屆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現任四川省文聯名譽主席、巴金文學院顧問、巴金研究所顧問。

  李致寄語華西都市報:

  華西都市報創辦的時候,我就知道,也很支持。

  現在已經是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的一份都市報紙,群眾也很歡迎。

  我希望你們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品位,抵制某些庸俗化的東西。——李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