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黃楚峯答中評:加強歷史文化教育助人心回歸
http://www.CRNTT.com   2020-09-24 00:26:15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黃楚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記者 沈而忱)港區全國青聯委員黃楚峯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意識形態扭曲和身份認同缺失是香港青年最主要的問題,要實現“人心回歸”,需要協助香港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要強化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建立香港青年對祖國的身份認同。

  黃楚峯表示,能夠成為港區全國青聯委員十分榮幸,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本屆1375名委員中,港區委員共有101名,地區比例全國最高,突顯中央對香港青年一代的重視與關懷。他將收集香港青年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如實向中央反映和建言;同時把祖國最新的發展動向向香港年青人做介紹推廣,讓兩地民心民情共通共融。

  認同感在交流中產生

  黃楚峯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中學畢業後選擇到天津中醫藥大學讀本科,他形容,報考內地的大學,是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讀書期間,他創辦了天津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秉持著“真誠團結、合作發展、愛國愛港、貢獻社會”的宗旨,多次組織香港同學走訪內地政府機關、社會組織和歷史聖地等,幫助港生深入了解祖國的方方面面,擴寬視野眼界。

  在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香港同學慢慢變得更包容,亦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很多參與了活動的同學都表示,內地社會比預想的要先進多元,官員比印象中更平易近人,也很樂於聆聽香港青年的意見。黃楚峯認為,一方面香港學生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認識內地朋友,多去祖國各地遊歷;另一方面,學校也應對香港學生一視同仁,讓他們與內地同學一起軍訓,一起住宿,一起參與班務,一起競爭,在這個過程中,交流和認同感自然就會產生。

  談及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黃楚峯表示,大灣區雖然很近,但畢竟港澳與內地是兩種制度、兩個環境,所以港澳青年必然會對大灣區感到陌生,亦不知該如何參與。因此,大灣區交流團和實習計劃應該繼續加強,而且要細化深入,配合青年的意願和專長;另外,在銜接就業和生活方面,當地政府和負責機構需給予港澳青年更多的指導和服務。

  意識形態扭曲和身份認同缺失是港青兩大問題

  去年的修例風波暴露出香港的青年問題十分嚴峻。黃楚峯指出,意識形態扭曲和身份認同的缺失是香港青年最主要的問題。他們對於民主自由的理解十分片面和極端,認為選舉政治是現代世界惟一的運行方式,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案,但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選舉政治存在諸多弊端,例如引起民眾對立、引發社會分裂、被利益集團把持導致貧富懸殊等。此外,“自由”亦不是漫無邊際的,任何國家都不會容許以自由之名煽動仇恨或分裂國家。

  另一方面,香港回歸已經23年,但青年對祖國的認同不升反降,證明香港的教育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教育界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充斥著大量的“黃絲”教員,長期給學生灌輸負面和醜化內地的不實信息,教育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黃楚峯強調,《香港國安法》對於撥亂反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少名目張膽的“港獨叛亂”信息已經大為減少,賣國漢奸紛紛出逃,這是正本清源的重要一步。但要實現“人心回歸”,單靠《香港國安法》或“惠港”政策是不夠的,需要協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要強化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建立對祖國的身份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