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積極建設大灣區融合國家發展 香港競爭力提升
http://www.CRNTT.com   2020-10-27 15:30:49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國家於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勾畫了國家由當年起至2020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並訂下相應的具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當中港澳部分再次單獨成章,顯示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過去五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繼續提升自身競爭力,致力於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同時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化香港與內地的合作交流。香港各界人士盼望,在即將出台的“十四五”規劃中,香港能繼續“以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獲得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滬港通深港通啟動提升國際金融地位

  “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港澳專章強調,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並推動融資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在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內地與香港基金的互認安排已於2015年7月實施,截至2016年6月底,共有37只內地基金以及6只香港基金獲認可或批准分別在香港、內地市場向公眾銷售。

  2014年11月,“滬港通”啟動。滬港通是中國在探索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開啟了跨境證券投資的新模式。時任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滬港通是推進兩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大舉措,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2016年12月,“深港通”啟動。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的啟動對香港意義深遠。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延伸,可以推動香港從以往的國際集資中心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個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2017年7月,“債券通”啟動。時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裴傳智認為,債券通的開通有利於兩地資本市場進一步協同發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港交所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為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於中國內地銀行間的債券市場提供支持和服務,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便利。

  今年4月頒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26條具體措施。《意見》強調,要有序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逐步開放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參與內地銀行間拆借市場,優化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安排(包括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要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支持港澳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

  今年6月末,人民銀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門金管局發出聯合公告,宣布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認為,“跨境理財通”的推出,證明香港金融機構在參與內地金融開放、服務兩地居民資產管理存在戰略優勢。

  港初創企業數目五年增逾2000間
 
  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是在“十三五”規劃綱要港澳專章明確提出了的;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在各方努力之下,2016年至2020年香港的創科生態日漸完善和蓬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7年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循八大方面加強香港創科發展。本屆特區政府已在創科領域投放超過1000億港元,並承諾在任期結束前把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約0.75%提升至1.5%。

  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表示,1000億港元是由特區政府直接投入,所有相關的配套加上由此帶動的私人和社會資本,相信香港過去幾年在創科領域的整體投入已有數千億港元。

  內地批2.5億科研資金

  2018年5月,中央政府推出新規定,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可通過競爭擇優方式承擔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獲批的項目經費資助可跨境撥付在香港使用。由2019年中至今年6月,內地批出的相關科研資金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這項規定是由24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促成的。聯署信牽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表示,習主席的有關批示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香港科技工作者很大鼓舞,對香港科研界而言,這既是強心劑,亦具有里程碑意義。

  特區政府對16所香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多所大學的技術轉移處等的資助,也已於2019至2020年度起恒常化。為鼓勵更多企業在香港開展研發,特區政府為企業由2018年4月1日起的合資格研發開支,提供兩級制的額外稅務扣減。

  創科基建方面,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動在香港科技園設立的兩個世界級科技創新平台,平台專注於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共收到65份來自全球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建議書。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各項規劃和基建工程亦正全速推進。

  吸引人才方面,特區政府在2018年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並在今年優化有關計劃,擴大涵蓋的科技範疇。

  數據顯示,香港初創企業數目已由2014年的1065間,增至2019年的3184間,聘用人數由2381人增至12478人。

  法律層面合作 港律師可灣區九市執業

  “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港澳專章提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2019年9月,廣東省、香港和澳門的法律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政府層面合作推展三方關注的項目。律政司推行的其他措施,包括與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合辦全球首個有關2019年7月通過的《海牙判決公約》的國際研討會,以及把“調解為先”這個香港品牌推廣到其他司法管轄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