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牽絆68載,緬甸民族矛盾如何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0:17:17


 
  綠色身份證持有者說明其父親持藍色卡的外僑國民身份,上面的種族欄一樣寫著“克倫人”等,但限制程度會少些,比如說可以讀大學的醫科。“粉色的才是緬甸完全公民身份證”,狄莫說:“裡頭也有道道,比如說有混血的公民,還有單純民族的公民。”

  至於緬甸臨時身份證,還包括白色對折或者三折的卡片,比如羅興亞人或者緬北其他少數民族的證件。

  不公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緬甸克欽地區政治人物陳立功在跟筆者交談時一直強調:“彬龍協議是解決緬甸民族問題、實現全國和平的基礎。只要不落實政治公平與公正,緬甸少數民族問題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

  1947年2月,在彬龍地區,撣、克欽以及欽族與緬甸總督執行委員會的代表簽署協議。協議旨在聯合緬甸本部以及撣邦、克欽邦、欽邦等少數民族地區,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爭取獨立。《彬龍協議》的重點是,各個少數民族地區在國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並且各個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享有民主國家公民所享有的各項權利和特權。

  然而,這一協議隨後被緬甸軍人集團廢除。因此,在緬甸,對少數民族最大的不公表現在政治權利上——他們只有議會選舉權,而沒有被選舉權。以在緬華人為例,儘管80多萬僑民大多加入緬籍,但並不能享受和原住民一樣的權利。在廣大緬北地區世代生活的華人甚至不被納入緬甸政府承認的135個民族內。

  其他少數民族也是如此。比如說克欽地區,木材、水電、玉石資源極其豐富,但開發利益幾乎與克欽族原住民無關。因此,緬甸少數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尋求平等。比如最近大猛穩華人之所以選擇以“緬族”身份入籍,是因其在緬甸長期處境艱難,唯有通過改變身份,才有可能獲得政治上的平等權利,讓經濟利益有所保障。而更多的少數民族則堅持武力抗爭,試圖通過戰爭來迫使緬甸政府給予其政治公正與完全國民待遇。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香港天溯智庫總裁邱永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