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治假國家隊”不能只是阿里獨角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16:13:55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我們今天不是啟動一個打假阿里隊,而是啟動一個打假中國隊。”馬雲近日現身阿里巴巴治假團隊誓師現場,對著300多名員工喊話。這是馬雲新年之後第一次現身業務會議。馬雲認為,用互聯網方式治假,第一是不能局限在阿里平台內部,第二是不能被動打假而需主動出擊。“如果我們以前打老鼠打得滿頭大汗,現在我們要消滅的是老鼠生存的環境。”(3月14日 鳳凰網)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入“新經濟”一詞。新經濟離不開新消費。“新消費我做主”——今年3•15主題直接聚焦網絡消費,也讓網購等新興消費形式的矛盾再一次走向前台。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遠程購物投訴20,083件,占銷售服務類投訴的69.86%。在遠程購物投訴中網絡購物占比95.41%,比去年同期上升3.13%。在遠程購物中,消費者主要投訴的對象涉及電商平台、以微商為代表的個人網絡商家和電視購物等方面。最新消息稱,職業打假人王海表示,今年不排除去打網紅、打微商。可見,網友在開啟“買買買”模式的同時,網購陷阱也是“火力全開”。

  這些年,電商打假與各種“剁手節”一起,成了中國特色的消費話題。假貨究竟肆無忌憚又鋪天蓋地到什麼地步?有關這個問題的答案,隨便去各大電商網站就能輕易“采樣”。

  阿里祭出“滅絕師太”等大殺器打假,確實值得點贊。而事實上,借助主流電商的信息優勢,順藤摸瓜懲治假冒偽劣,是頗為有效的現實路徑。比如僅2015年4月至9月,阿里向執法機關推送售假團夥線索717條,獲各地執法部門立案的為330條,被破獲的案件為279起。期間,阿里協助警方搗毀制假、倉儲、售假窩點60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15人。不過,阿里的“治假國家隊”,縱使姿態再高、初心再美,終究是“企業屬性”。在充分競爭的電商領域,企業打假會不會受自身利益的掣肘、會不會成為同業競爭的“暗器”——這個擔心並不算杞人之憂。何況,行業自律與企業自治,終究是打假中的“配角”而已。

  “治假國家隊”的主角,當然在於權力部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