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菲律賓人普遍不知道“一帶一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9 13:55:02


 
  菲律賓社會和學界對歷史一往情深的追溯與對新歷史機遇的漠視,似乎形成了最為鮮明的反差。

  菲律賓史學界將公元十世紀至十六世紀初稱為“貿易與聯繫的時代”。正是在這一時期同中國的貿易過程中,菲律賓人學會了榨蔗取糖和嫁接果樹等方法,並從中國引入了水車、水磨等農業生產工具。與中國的海上貿易曾為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帶來了重大變化。然而,當中國重新開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時,菲律賓社會卻對此鮮有關注,就連專注於國際政治的學者也知之甚少,這無疑是十分令人遺憾的。

  但我們是否能把“漠視”的責任全部推給菲律賓呢?這種“漠視”的背後,似乎也有許多東西是值得我們自己反思的。
比如,有多少關注“一帶一路”的中國人知道,歷史上的馬尼拉曾是“海上絲綢之路”上最為繁榮的港口,曾是大帆船貿易的中轉站?一位菲律賓學者向我抱怨說,當他造訪中國某權威學術機構時,看到該機構懸掛的一幅地圖,地圖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竟然沒有經過菲律賓。還有不止一位菲律賓學者這樣說:當中國看著菲律賓時,中國看到的只有美國。
也許很多人會說,對菲律賓的“漠視”是有意為之,是中國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中菲南海主權爭端不斷升級,中菲關係也進入了歷史低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學者開始質疑中國“以經促政”的戰略思想,認為未來中國在周邊外交工作中,難以通過經濟讓利來換取良好的政治環境;相反,在提供經濟激勵時,中國應該更加有選擇性,對於同中國不十分友好的國家,應更多地採取制裁手段。

  這樣的戰略考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中菲在共同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方面缺乏實質性合作。
然而,重新審視中菲關係,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制裁的人,是不會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的。如果菲律賓社會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缺乏了解,不知道“一帶一路”為其他東南亞國家帶來了怎樣的好處,不知道菲律賓錯失了什麼機遇,我們又怎麼可以期盼菲律賓調整自己的對華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