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烏蘭巴托 游牧民族建起的現代城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3 00:25:23


成吉思汗廣場。(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烏蘭巴托7月13日電(記者 楊犇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3日對蒙古展開正式訪問並出席亞歐首腦會議,中評社記者提前一日抵達走訪了蒙古首都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是蒙古國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市區人口131萬,據稱蒙古300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仍在游牧,另外的三分之一都居住在大城市烏蘭巴托。市區沿著土拉河布局,市區南面有蒙古的聖山,山頂有蒙古人民革命紀念碑,市中心有蒙古議會大樓、總統府和人民廣場。

  據公開資料記載,烏蘭巴托的意思是“紅色英雄”,始建於清乾隆四年,是蒙古活佛和清朝辦事大臣的駐地,稱為“庫倫”,乾隆後期清朝在此設立城防,烏蘭巴托從此稱為“大庫倫”。

  辛亥革命後蒙古在俄羅斯支持下宣布獨立,烏蘭巴托改稱京城庫倫,但是在1915年,哲布尊丹巴接受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册封,取消獨立改為自治。四年後,北洋將領徐樹錚在蒙古撤銷自治已具備相當有利的客觀條件下,率北洋政府軍進占庫倫,取消蒙古自治。1946年,蒙古在蘇聯策動下實施公投,蒙古人民共和國100%通過公投正式獨立,蒙古從此稱為蘇聯的衛星國直至上世紀90十年代蘇聯解體。

  烏蘭巴托市民平均年齡非常輕,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0%,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而一首家喻戶曉的《烏蘭巴托的夜》,更拉近了中國民眾與這座城市的之間的心理距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