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值得關注: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中國造”轉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8 08:20:51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過去幾周,中國在政治輿論中往往被描述為對歐洲的高新技術擁有巨大胃口的并購機器。依靠國家貸款的中國投資者踏上了購買之旅,他們的目標是德國的技術明珠。

  德國《商報》6月14日載文《中國的轉型》,文章說,但歐洲人現在要做的不是立即反過來思考采取何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是應該看看中國市場能給歐洲提供哪些機會。

  沒錯,中國目前從“世界工廠”到以新技術引領的更綠色的經濟的轉型很可能會導致中企在歐洲進行更多并購。但歐洲難道沒有對中國國內的重要發展趨勢判斷錯誤嗎?事實上,中國正在進行的全面轉型也為歐洲企業提供了新的前景。

  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過度投資後,中國現在的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鋼鐵、水泥和玻璃等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這迫使該國重新思考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廉價土地和國企享有的優惠資本基礎上的傳統增長模式。此外,人口結構變化、成本上漲、環保負擔增大和數字化等挑戰也在改變著中國社會。

  中國經濟正從“在中國制造”變為“由中國制造”。該國向現代化技術領域投入巨資。今天,它已經成為一系列領域裡的領頭羊,例如在研發建立物聯網所需的5G通信基礎設施方面。毫無疑問,中國至少希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IT產品和服務供應國。中國人希望通過數字手段提高傳統工業價值的努力和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工業的戰略帶來了無數的新商業機會——尤其是對歐洲企業來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