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資料(來源:新華網) |
▲複盤▲
試水一種商業模式,找到藝術自身的存在感
評彈團最初的做法是,將作品預計成本50萬元分成100股,每股5000元,上海評彈團持股10%至20%,新作項目將和主創及演員“捆綁”在一起,其餘超過五成的股份面向社會人士開放,參與眾籌的股東們將有機會參與劇目的排演、審定等全過程。
聽說上海評彈團要眾籌,很多人打來電話詢問,其中不乏加拿大、美國以及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的愛好者。上海評彈團團長秦建國的手機上那段時期就接到了上百條詢問短信,副團長高博文也同樣收到了幾十條短信,且內容極其近似:我要入一股。甚至有滬外院團主動找上門,希望購買3年的演出版權。
詢問者之多,100股根本不夠容納,當時劇團不僅考慮過擴大到150股,甚至還想過利用網絡平台進行秒殺,就如同上海車牌拍賣一樣。其中趨之若鶩者雖以評彈迷居多,但此事在圈外的發酵卻遠超劇目本身所能輻射的人群。與其說是眾籌,還不如說是為吸引更多有識之士來關注評彈藝術,讓評彈這一古老的“非遺”財富,在新生態中生長。
秦建國說,“電影、遊戲、圖書的眾籌正在不斷推進,如果戲曲不能將其文化附加值做出來,是一種對戲曲資源的浪費。所以我們不希望《林徽因》的眾籌只是借一個概念炒作一把,而是能夠真誠觸動整個傳統戲曲界。”
打出眾籌理念後,吳孝明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現在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眾籌《林徽因》的目標並非50萬元,而是試水一種商業模式,其背後是觀念的轉變。戲曲也好,曲藝也罷,傳統藝術不僅是藝術,更應該是一種生活和娛樂方式,也應該追求受眾的抵達率。只有讓更多人看到和接受,藝術才真正有自己的存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