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端午節是展現愛國主義和民族認同的節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2 08:39:00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又是一年端午節,粽子又成為餐桌上的主角。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徐藝乙日前對揚子晚報記者表示,端午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千萬不能只有粽子文化。他說,端午節的主題從來都是愛國主義和民族認同感,這點從未變過,這也是端午節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這大概是端午節來源的最早記載。端午習俗本為楚人祭奠英魂而生。久而久之,這一習俗演變成了全民族的盛大節日。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

  “中國傳統節日的功能大多為祭祖、祈福、感恩、團圓,只有端午節蘊含著愛國主義精神,加強了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徐藝乙說,這一精神內涵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古往今來人們總是自發地過端午節,端午節在現代社會仍然有存在的意義。中國的傳統節日,男女老幼都能說出來歷的不多,但問到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是為紀念屈原。他認為,這一民俗內涵要傳承下去,家長在端午歡樂地吃粽子之餘,別忘了給孩子講講屈原的故事。
 
  (來源: 揚子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