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夫人程虹譯叢:心靈的慰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4 08:06:25  


 
  我特別感慨書中女性們對人生高度的解讀。她們並不怨天尤人,而是希望找出生存與生命更美好與積極的意義,並為此奮鬥著。母親豁達地說,“我們每個人都得面對我們自己的西伯利亞。我們必須與自身內心的孤獨無助和平共處。沒人能解救我們。我的癌症就是我的西伯利亞。”

  我一直覺得好可惜和後悔。我的母親也是癌症去世的。在那段時光,我們甚至不敢告訴她真實的病情。我們不敢正視殘酷的現實,整日沉浸在病痛的療治與憂傷之中,沒有好好的再繼續有質量的生活。我是多麼後悔沒能從心靈上好好慰藉母親和我自己……書中那勇敢的母親說,死亡並不是我們的敵人,真正的敵人是總是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之中。是的,可是,真正有勇氣面對死亡,需要多麼強悍的內心啊。

  《心靈的慰藉——一部非同尋常的地域與家族史》是作者獻給母親,同時也是送給自己的書。因為母親總是將大自然,作為心靈的慰藉,而作者是當代作家與博物學家。本書也是一部描述生存在大鹽湖的鳥類與人類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的書,一部癌症晚期病人及其親屬如何應對生與死的考驗的記錄。當個人不幸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現實?我們能從自然中獲取啟示與慰藉嗎?如果能,我們的精神世界,一定能得到清潔、靜謐與升華。

  看了這樣一本治愈系的書,我有了新的寄托。我記得書中那位79歲的祖母4點鐘起來,為的是去看76年出現一次的哈雷彗星。“那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早晨,看著光緩緩出現在東方——色彩瞬息萬變;日出時是桃紅色和粉紅色,深紫色,藍色和灰色——我不是去看哈雷彗星的,大地及天空的魅力使我不虛此行。”我們心靈的良藥,應該是世間萬物,是森林、星空、大地、沙漠、大海,一切洪荒宇宙,超越人類幾億年、陪伴人類地老天荒的大自然。無論我們能活多久、什麼樣的年齡段,都不應該放棄體會大自然震撼的魅力的機會與能力。我們古人也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任世間紛紛擾擾,比起蒼穹與海洋,我們是塵間一介沙礫——這樣一想,就知道淡定的意義了。

  (文章選自豆瓣,作者:閑談花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