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媒體出問題需傳統媒體拯救 三大弱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9 09:46:42  


 
  其次,新媒體讓信息源更多了,但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對人們對信息的鑒別力、把握力、掌控力的要求更高了。以評論為例,深度解讀需要很快嗎?如果一出個什麼新事兒,還沒搞清狀況就毛毛躁躁進行解讀、評論,不是成熟慎重的做法,容易露怯。

  有人說,面對新媒體的衝擊,傳統媒體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事實上,新媒體現在最需要得到傳統媒體的支持,將來出了問題也會需要傳統媒體拯救。因為目前新媒體有三大死穴:讓人不專注、不深度、不負責。

  首先說不專注,新媒體的海量信息讓人容易迷失。上網本來打算幹這事,卻會不經意間去幹別的,距離初始目標越來越遠,就跟女人逛街一樣。

  這是個大數據的年代,同時也是個信息缺乏的年代。信息越多,其實也就越缺乏信息。因為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加甄別,就等於沒用。人們很多時候的網上衝浪,不過是等待戈多,跟閑漢曬墻根沒什麼區別。

  第二,不深度。信息爆炸,信息總量越多,有效信息越少。網上一個帖子,稍微一長,往往會出現下面的評論:“文太長,沒看完”,或者“文太長,竟然看完了”。一件事兒、一種觀點總希望能在不拖動鼠標的情況下就明了,這對提供者來說要求太高了。現在很少有人能有老子的水平,一句能頂一萬句。新媒體如果沒有傳統媒體提供的深度作支撐,那只能算個開路先鋒,當不了中軍主將。

  第三,不負責。新媒體讓人失去了擔當和責任,最終導致不高尚。一說實行網絡實名制,很多人反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匿名發帖可以不用負責。微博有不少實名,可上面不負責的言論還少嗎?私奔這樣話題都能出現,大眾心理底線被迅猛拉低。

  這三大死穴,造成一種結果:讓人不進步。新媒體一天沒有把死穴修煉掉,那傳統媒體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