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藝術不能依仗“熱”取勝,而是以日常的演出為基礎,以日常的演出站穩腳跟,以日常的演出充實藝術生活,假如忽視了日常演出,只將目光和功夫用在了造“熱”和轟動上,那就無異於捨棄了立身的根基。
每種藝術都需要準確定位,定位不准就會在劇場規模、觀眾人數上貪大求多。交響樂、芭蕾舞、室內樂、戲曲、話劇,不是流行藝術,所以,用流行藝術的推銷手段未必奏效。一些非大眾藝術還喜歡與大眾藝術攀比,以普及為號召,以轟動為追求,以人數眾多為依據,講究大場地、大效果,儘管能奏一時之效,引起輿論和社會的關注,但事實證明,沒有長遠的意義,既無法提高表演水平,促動新作創造,而且對市場培養也無多少益處。
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的演出就是高雅藝術日常演出的典範,這裡的演出經過多年的堅持和高水平的策劃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北京國際音樂節也是成功的例子,15年來平穩推進,常態發展,總共上演了350多場音樂會,公益演出活動上百場,讓古典音樂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一入金秋季節,人們就在期盼在交響樂和歌劇的舞台上又將有哪些名作名家出現。
近幾年,有關昆曲的“熱”比較多,可是每年在城市,起碼在大城市,究竟能有多少場昆曲演出,似乎沒有多少人關注。作為高雅的昆曲,有幾次“熱”當然也無妨,畢竟擴大了知名度,但“熱”過之後怎麼辦?在日常的舞台上,在每天的生活裡,戲迷能不能看到昆曲,來自海外的遊客可否領略到這一中國文化的代表,這才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昆曲離不開日常演出,最需要的是弦歌不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