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董源《溪岸圖》引學者交鋒 疑張大千偽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0 07:58:49  


董源《溪岸圖》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上海博物館古代書畫展廳,60幅從美國回國“探親”的中國古代字畫讓參觀者大飽眼福。這場名為“翰墨薈萃”的五代宋元字畫大展,包括了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傳卷》等傳世珍品。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要數五代董元(亦作“董源”)的《溪岸圖》,從來沒有一幅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像《溪岸圖》那樣,引發了一場長達15年的國際性大辯論。不久前,上博為“翰墨薈萃”舉辦了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溪岸圖》再次成為專家們在發言中談及最多、爭論最激烈的作品。
 
  各抒己見,三大高手隔空交手
 
  研討會上,鑒藏家謝稚柳的夫人、書畫家陳佩秋針對《溪岸圖》率先發聲,她認為畫絹材質是10世紀的,款識“北苑副使臣董元畫”墨色與畫面色澤一致,畫上收藏印也證明從宋代至明代流傳有序,從構圖和技法上分析,這是董元存世的惟一真跡,而收藏在各大博物館的《夏山圖》、《瀟湘圖》和《夏景山口待渡圖》則應是明代偽作。
 
  上海美術館專家丁羲元也認同陳佩秋的觀點。他認為《溪岸圖》不僅是董元真跡,而且畫面上一家四口是南唐中主李璟一家,畫中被抱在婦女懷中的小孩正是後主李煜。
 
  研討會現場,上海古代書畫收藏家顔明告訴記者,圍繞《溪岸圖》目前學術界共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是張大千的偽作,一種認為是董元真跡,而國內的主流觀點是,它至少是一幅宋代古畫,是否為董元真跡則無法考證。
 
  在這次展覽上,三種觀點再次交鋒,三派代表人物雖然未在展覽上碰面,但隔空交手依舊帶有一點火藥味。
 
  “偽作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人高居翰,中國古代繪畫史的研究權威之一。在展覽的論文集中,他毫不客氣地寫道:“我堅信,這根本不是一張古畫,不過是近代畫家、贋品製造者張大千的偽作……《溪岸圖》的風格特征和其他署名張大千的畫作是如此一致,在真正的古畫中不會得見,這才是判斷問題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